全本小说网 www.qb520.cc,最快更新望族权后最新章节!
轰轰乱,乱轰轰,威武敞亮的万年县廨门前,数十个白衣士子席地而坐,他们身后是闻讯而来的布衣百姓市井闲汉,这些围观者虽然与县试舞蔽取士不公的主题八竿子挨不上边,但也都听说过骄狂桀骜的东灜四狂惨败长安五子的事——自从上清观文士宴后,长安民众便及时将日本遣周使自诩的名号做了个更改,如今只称“四狂”了。
百姓们虽不能吟诗作赋甚至多数大字不识,可因为国情影响,都好追崇才华俊杰,不说在京都长安这等举世瞩目的繁华这地,便是在乡野之间,渔猎耕樵往往也会以唱诗为乐,当然这也全靠青楼伎人的功劳,往往是身份卑贱的她们主力担当着文才贤士与布衣耕樵的沟通桥梁。
是以当这日,士子炮轰万年令曹刚的事态终于发展到高潮,最终演变成为围拥县廨质疑取士不公时,虽然围观百姓不可能因而得到任何利益,但出于对力挫东灜四狂之长安五子的好感,听说担当联诗主力的邵九郎竟然在万年县试落第,纷纷为其不平,于是自发前往支持闹事的士子,若非衙役们及时阻挠,险些没有拥护着士子们直闯县廨。
作为京县之一,相比管辖西城的长安令,因为东城一直是高官显望聚居处,万年县的地位更显重要,万年令历来就有天下第一令之称,虽说来只是一介县令,在高官遍地的京城看似低微,但谁也不敢轻易冒犯,更不提被围堵质问,可这日虽然闹事者还没有因为激愤彻底丧失理智直闯县衙,但谁也没有被那些奉令阻止驱散的衙役喝退,对峙之势已经持续了大半时辰,围拥的人群反而逐渐增多。
有白衣士子高呼:“万年县试必有内幕,万年令理该回应我等质疑!”
群众振臂呼应。
“居榜首者文才平庸,如邵、尹两位才华堪比薛六郎与王七郎者却被黜落,可见万年县试毫无公允可言!”
群众齐声附和。
“曹明府倘若问心无愧,为何不敢当众申明!”
“摆明做贼心虚!”“曹明府理应给个说法!”“分明就是县令舞蔽!”
在这一阵高似一阵的声浪冲击下,原本耀武扬威虎视眈眈的衙役们逐渐落于下风,这时虽然仍旧排成一列阻挡门前,却忍不住面面相觑或者干脆垂头避目,就连早前冠冕堂皇用那套“聚众纠闹”的罪名威胁闹事者退却的领队,这时也因为口干舌躁而默默无语了。
倘若闹事者只是布衣平民,逮着几个带头者当众笞责便能杀鸡儆猴平息事态,但对这些文士可不能如此野蛮,更别提文士当中并非全是黜落的寒微,不少都是已经通过县试的世家子弟,身后的家族可不是他们这些吏役胆敢得罪。
眼看着事态越发紧张,领队终于心生胆怯,他悄悄退入县廨,正想往里通禀——卑职无能为力,闹事者太过猖獗,明公倘若不出面,看来这些人是不会退却了。
却正遇柳东野黑沉着脸手托一卷纸轴出来,领队这才如释重负般松了口长气。
柳东野的心情却很郁愤,事情闹到这样境地,负责今年县试的功曹县尉却摞了挑子,干脆称病不出,此县尉又是出身世族,根本不惧曹刚威胁,柳主薄奉命前往说服他出面平息事态,县尉竟然当面顶撞:“我虽为监考,然而黜落者无非是试赋一场犯韵之人,邵广与尹绅可都是明公在审卷后黜落,高崖峻也是明公评为榜首,如今众多考生质疑取士不公,叫我如何回应?我即便是出面,也只能是实话实说!”
于是这件棘手事便落在了柳东野这个主薄肩上,起初曹刚甚至只交待他将人喝退:“历来考生因为不服哄闹,往往不了了之,甚至会被事后追责,再不允应试,那可就是彻底断绝仕途,你用这话威慑即可。”
“明公三思呀,这回可不比从前,县试榜首告负遣周使,遭至大周士子被辱,往大说可是影响国威,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却偏偏是邵广等人力挫东灜四杰,以至于长安五子名声大振,满京无人不知,如今那些士子用此事端质疑县试不公,倘若不给予回应,一昧只用威慑,就怕会被有心之人利用。”柳东野生怕被卷入这原本与他无干的事态,让本就岌岌可危的仕途越添波折,当然是要苦劝曹刚冷静。
然而曹刚因为身后有了毛维撑腰,竟然根本不将这场哄变放在心上,也不是他愚狂,实在是因科场请托早就成为大周风气,从前也不是没有考生因为不服哄变,都没闹腾出什么结果来,更何况这事原本就是毛趋授意,毛相国哪里会置之不理。
不过心腹那句“有心之人利用”多少还是引起了曹刚警慎,才答应让柳东野将高崖峻的试卷拿去示众,以为万年县的官方回应。
“诸位,某为万年县主薄,奉曹明公之嘱回应质疑。”柳东野秉持着绝不开罪士子引火烧身的心态,当然没有端着官威,文质彬彬一礼,紧跟着就是辩解:“今秋万年榜首高郎君虽于比才告负日本学士,然而极大原因是两位联弹琵琶者失利在先,并不能足证高郎君本身才华,在下手中便为高郎应试时诗赋,可当众诵读。”
虽然高崖峻应试所作那首长赋文辞华丽,也算服众,然而今日这起事端的挑动者柴取却并不服气,他冷哼一声:“倘若考题泄露在先,试者便能早作准备请人代笔,并不能证明榜首名符其实。”
又是一片纷纷附和。
“万年令为何不将邵、尹两位郎君试卷示众?我等可不相信诗文堪与薛、王并肩同称长安五子者,应万年试会是黜落之水准。”更有人一针见血提出。
柳东野目瞪口呆,非但没有能平息事态,反而在众人一片起哄声中狼狈而退。
而关于这场哄闹,十一娘当然立即听闻,早在有文士议论纷扰并精准的炮轰曹刚时,贺湛便尤其留心市坊间的风吹草动,今日万年县廨前哄乱才生,他派遣的耳目当然会去打探消息,贺湛本人虽没有凑热闹,可对于事态发展却了若指掌,此时上清观中,他正绘声绘色地向十一娘描述。
“又是柴取?”十一娘关心的只有这个关键。
上回冯伯璋事件,柴取就十分活跃,当时十一娘还只以为他是的确不满搜括令,然而这回竟然又是此人几乎是第一时间就鼓动那些县试失利的士子质疑曹刚,十一娘还真觉得有些狐疑:“他虽师从名士,但出身寒微,若说上回针对搜括令还可能是沿途见闻,全凭赤子之心,然而这回……他县试未被黜落,与邵九郎也好尹二郎也罢全无交情,又是为何出头?并且如此精准将矛头直对曹刚,而不曾理会考官,显然洞悉了其中利害,打算借这时机谋利,可他何来这般见识?便连李由在,怕是也不能参悟其中。”
贺湛颔首:“柴取虽为李由在同门,然两人性情却大不相同,柴取颇功利,行为此事倒也不奇怪,让人不解是他一个首回应试毫无根底者,如何能洞悉朝堂时局。”
显然,身后有高人。
“必然就是今日也参与围拥之英国公子了。”十一娘断言道:“柴取如今寄住英国公府,也唯有与徐修能最是交近。”
“柴取虽出身寒微,然而因为师从名士之故,士子们多少对他还乐于交道,然而徐修能虽然是勋贵子弟,可因为英国公这父亲声名狼藉,他也历来就被士子鄙薄,倘若他出面鼓动,可达不到这般轰烈。”贺湛也赞同道:“如此看来,这徐修能非但具有文才,似乎也善权谋。”
“他这是想引韦元平关注,为仕途铺垫。”十一娘弄明白了与她“心有灵犀”的人到底是谁,也没有过多关注,只是笑着对贺湛说道:“虽然你早早就在韦元平面前报备,可因为徐修能与柴取插手,咱们这回倒完全落得袖手旁观了,也算出乎意料顺遂,可眼下势态既然已经如此,总不能连添柴助势都一应免除,该去拜访韦元平建言时机已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