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磨石岭之行(上)

大虚无痕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全本小说网 www.qb520.cc,最快更新官僚最新章节!

    年后,胡晨阳主持召开了乡党政班子联席会,一是讨论决定了班子成员分工,二是重新调整班子成员挂点包村,然后布置了近期工作:要求班子成员分头下乡,督促各村落实发展思路,各项工作早安排,早落实,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

    胡晨阳挂点包村的磨石岭村,是冠城乡最穷的地方。讨论挂点包村时,胡晨阳主动挑了这个地方。

    陪同胡晨阳一道去磨石岭村的是阿柄。

    阿柄是胡晨阳上任后提拔的第一个二级机构负责人。其它人奇怪也就罢了,连阿柄的老婆也都奇怪:领导怎么就看上老实巴交的阿柄了?还追问阿柄是不是偷偷给领导送了礼?

    一向老实的阿柄“呸”了一声:“打你的狗屁!我倒是想送,我有钱送吗?”

    要搁在以前,阿柄老婆挨了骂,岂能饶过阿柄?这一次却不敢作声,心里还暗自高兴。

    阿柄心里明白,自己写的那份“建议书”,起作用了!倒不是说那份建议书写得有多好,关键是态度!为了写好这份建议书,他可是下了功夫的,上班在想,下班也在想,写完了,还在想:如果建议书得到领导重视,说不定还要找我谈话,我跟他说什么呢?

    还得准备啊。

    想起一句名言:“机会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

    还真就认真做了准备,把乡里所有的乡办、村办企业全都梳理了一遍。不一定拿得出好的对策,但存在什么问题还是能说出个一二三的。

    这天,接到乡里党办主任陈爱民的电话:“贺喜你啊,阿柄,郑宏辉调陶瓷厂当厂长,你被提拔当企业办副主任了,主持工作。”

    放下电话,阿柄象喝了酒,脸胀得通红,心道:“《建议书》,没有白写!”

    磨石岭,听这名字就知道,这村子肯定在深山里。

    乡里的车只能将人送到山脚下,然后就得步行、爬山了。

    胡乡长含笑对乡里的司机廖小安道:“廖师父,辛苦了。”

    廖小安连忙道:“你们辛苦,还要爬磨石岭哩。”

    阿柄要给胡乡长拿包,胡晨阳坚决不肯:“我比你年轻,怎么能让你给我拿包?”

    走了长长一段路,见胡乡长并没有“气喘如牛”的样子,阿柄原先的担心就没了,胡乡长走山路行哩。

    走山路是有讲究的:穿旅游鞋;带根竹杆,即可防蛇,也可省力;少说话;多欣赏四周的风景。

    走了快一半路了,阿炳也有些吃不消了,喘着气道:“胡乡长,透口气。”

    胡晨阳道:“好,喝口水。”

    二人就在一棵大树下坐下休息。阿柄喝的是矿泉水,胡乡长却从包里拿出个透明的水杯,里面泡的是茶水,居然没洒出来。

    阿柄道:“胡乡长这个杯子好!”

    胡晨阳笑笑,没说什么。

    这个杯子要二百元一个,是以前在市里开会时,市电信公司送给与会领导的,县委书记才有份,高明亮将这杯子送给了胡晨阳。

    喝了水,胡晨阳道:“这次去磨石岭村,有几件事:一是了解基本情况;二是帮村里想办法,出主意,把经济发展起来;三是要见一见你说的那个能人李金苟;最后一件事,就是修路,这路不修好,有好东西都运不出来,怎么脱贫致富?”

    阿柄道:“那个李金苟家做的老冬酒,开坛后几个月都不会坏,别人家做的老冬酒开坛后不足一个月就会变酸,李金苟肯定有绝招。”

    胡晨阳道:“不说也是对的,这叫‘一招鲜,吃遍天’。”

    阿柄就叹气:“可惜了,如果李金苟肯把绝招贡献出来,村里甚至乡里就可以搞一个冬酒厂,销路肯定好。”

    胡晨阳摇摇头:“不能光是想要人家做贡献,还要考虑让人家得到足够的好处,比如说,能不能把他的秘诀做为技术入股?赚到了钱让他提成?或者请他做酒厂顾问,按月发工资给他?”

    阿柄就很兴奋:“哎呀,要是能答应他这一点,还有什么说的?我估计他做梦都会笑哩。”

    胡晨阳却还是摇头:“万一他还是不肯呢?”

    “啊,技术入股都不答应啊?”

    胡晨阳道:“李金苟的工作肯定要做,但是,如果李金苟还是不肯贡献秘诀,我们怎么办?是不是就不搞冬酒厂了?”

    阿柄就有些发愣,不明白胡晨阳的意思。

    胡晨阳就道:“其实,现在的老冬酒都是50斤一坛,一坛老冬酒打开了,超过一个月,冬酒跟外面空气接触久了,大多数都会变酸,不要说冬酒,白酒都会挥发,味道都会变,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需要李金苟的秘诀,只需要改变老冬酒的包装就可以,比如将50斤一坛的老冬酒搞成20斤、10斤甚至5斤一坛的小坛子,现喝现开,基本上就解决了冬酒变酸的问题。”

    阿柄一听,就道:“哎呀,是这个道理。”

    胡晨阳道:“我关心的,是李金苟做的冬酒为什么能存放得更久?他的所谓秘诀,到底是什么?是他做酒的方法、工序不一样,还是往酒里掺了什么东西,能够起到一种保鲜作用?”

    阿柄就很是敬佩地望着胡晨阳,道:“哎呀,胡乡长想得深。”

    胡晨阳呵呵一笑:“走吧,我还真想早点见到这个李金苟。”

    磨石岭村的村支书叫李火根,50来岁,胡晨阳与他握手时,感觉到了他满手的老茧,硬得咯手,心想李支书应该是个石匠。一问,果然,李支书有门手艺,会打磨盘。

    村支书同时还是村主任,也就是所谓“党政一肩挑”。几个支委也分别兼了会计、妇女主任、治保委员等。

    听过汇报,加上事先的了解,胡晨阳对磨石岭村的情况有了基本的认识,这个村交通十分不便,村民住得也比较分散,平时开个会都不容易,有事基本上是几个村委分头跑各家各户传达。村里也没有什么积累,壮劳力大都出去打工了,家里基本上是一些妇女、老人和孩子。孩子读书也难,大多读了小学就缀学了。

    山多田少,因为海拔高,日照不足,也不能种双季稻,所以大多数农民选择种糯米,用糯米做酒就是常事,然后就是种些蕃薯、玉米之类的杂粮。蕃薯、南瓜成了很多家庭一年到头的主食。

    因为穷,村里的年轻人娶媳妇都是问题,是远近闻名的光棍村。

    早些年,磨石岭的人有不少人都会石匠活,打打磨盘,还能卖几个钱,但是,这年头,随着电磨的出现,用石磨的是越来越少了,村里干石匠活的也就越来越少了。

    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土地闲置较多,不少山、地就常年荒着。没有人愿意当什么种植大户,因为路不通,有东西都难运出去。只能靠肩挑背扛。

    少数年老又无儿无女的农民,做不动什么事了,收入极少,日子过得尤其苦,基本上靠乡亲们接济和政府的扶贫救济。

    但扶贫救济总是有限的。

    走访了几家特困户,真是一贫如洗,有个叫陈木仔的老人,一天只吃一餐,实在饿了就吃几根蕃薯干。老人听说胡晨阳是乡里的乡长,竟然激动地道:“*派乡里的书记来看我了。”

    此时,*已去世二十多年了,这位老人依然只记得他。

    胡晨阳给老人枕头下塞了一些钱。

    出了屋子,胡晨阳擦去眼泪道:“象这样的孤寡老人,还住在山里,日子怎么过得下去?村里、乡里都要加快发展,只有经济发展起来了,才有条件将这些孤寡老人送到敬老院去,那才是他们应该去的地方。”

    李火根道:“只要乡里帮我们修通了路,村里的孤寡老人我们来养。”

    胡晨阳道:“路是肯定要修的,修路是一方面,对这些孤寡老人来说,他们已经没有劳动能力了,他们名下的土地,应该出让、出租出去。”

    李火根道:“问题是那个来租这些地?”

    胡晨阳:“我这次来,就是想跟村里商量,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中饭是在李火根家吃的,大家心情都很沉重,也就按胡晨阳的意思,不喝酒,光吃饭。

    吃完饭,胡晨阳道:“中午不休息了,抓紧时间商量土地流转的事。”

    “土地流转”问题,是胡晨阳下决心要推行的一件事,这些天,胡晨阳已经多次跟乡里的班子成员商量了这件事,大家基本上同意了,个别人认为要慎重,副书记林学墉就建议:即使做了,也不要宣传。

    胡晨阳已经跟罗威商量好了,在村里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地,租一些荒山,建立茶树苗圃基地,为明、后二年在全乡更大范围内种植茶树作好准备,所需费用主要是土地租赁费和工钱,按月发放。

    罗威道:“这事我也不懂,你操作好了。”

    从磨石岭村目前的情况看,这是一件对双方都有好处的事情,尤其是在现阶段,能迅速帮助一些贫困户摆脱困境。请当地农民管理苗圃和茶园,也能增加农民收入。

    听说将土地出租后,农户每月能领到一笔固定的生活费,李火根很激动:“真要这样,我完全同意。”

    其他几个村委听了都不敢相信:“还有这样的好事?听都没听过。”

    (求收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