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b520.cc,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最新章节!
处理完“预购此次立功后即将被授予的官”这些肮脏事,第二天一早,李素和关羽,就带着二十骑护卫亲兵、几马车行李,找都尉毋丘毅报到一起启程。
毋丘毅是个年近40的武官,体格形貌并无出众之处,全靠一脸粗豪的络腮胡子,平添几分威仪。
从行为举止来看,这也是个严谨之人,还没出雒阳城,就顶盔掼甲地全身披挂得很整齐,也不嫌累得慌。
毋丘毅带了大约三百名亲兵,规模是李素和关羽护卫的十几倍。这些人应该是到时候要负责带领新兵、担任基层军官的吧。
新招的丹阳兵,最多只是个人搏战比较强,但不谙军纪,缺乏组织。至少需要几百名老兵担任队率、屯长,才能把部队组织起来。
不过,因为如今雒阳马价昂贵,毋丘毅带的人太多,朝廷也不可能拨给他三百匹战马。所以他们只有一些牛驴驮畜,用来拉车运输随军辎重、营帐衣被等物,只有高级武官有战马,基层军官最多只能骑那些上不了战场的驮马。
大部分步兵只能两条腿赶路,或者偶尔轮流蹭蹭牛车驴车。
摸清了队友的情况后,此行颇想有所作为的李素,就琢磨着给这位临时上官额外塞点好处,换取一些宽松的“自由活动权”。
毕竟李素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真的给刘虞打工、做那么没技术含量的事情。他还想沿途招揽人才呢,跟着大军行动迟缓,那就什么都做不了了。
一行人缓缓出城,走没多久,李素还没开口说事儿呢,毋丘毅就先把盔甲脱了,放在驴拉的大车上,还抡了几圈胳膊松泛一下筋骨。
李素看了不由好笑:还以为这厮多勤勉呢,原来是装给京城那些大领导看的,出了城就恢复原样了。
既然如此,应该是挺容易说话的。李素便以“临时参军”的身份商量道:“都尉,不如允许我与关司马先行探路,也好为大军开道。
若是一路上前途有什么异常,好以探马保持联络。关司马武艺娴熟,带二十骑开道足以扫荡路上的小股贼匪。”
毋丘毅摸着大胡子,上下打量了一下关羽那副比他高出两尺的身材,又看了看关羽沉重的大刀,觉得似乎可行。
而且毋丘毅也知道,李素如今虽然官位不高,但似乎是刘幽州面前的大红人,在帮助刘幽州摆平南匈奴的时候贡献颇大。等将来回到蓟县,说不定就能成为刘幽州的心腹,所以毋丘毅也不太敢使唤李素。
李素又恰到好处地稍微几块金饼塞过去,买个“一路上少管”的方便。
毋丘毅一攥入手,便如之前其他被金饼攻略的同僚一样,决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可不要误了日期,今日是四月十二。使君许我们两到三个月期限,如果路上不遇贼,两个月就得赶回幽州。但我看多半要稍稍遇贼,最晚七月初十,一定要到幽州。
按往二十日,返一月算,其余时间募兵、沿路击贼耽搁。五月初五之前,必须到广陵郡取齐,若是失期,可要按军法责罚!”
“属下领命,一定在五月初五之前赶到广陵。”李素应诺,随后就带着关羽和亲兵,快马先走了。
这个时代的丹阳兵并不是到丹阳招募的,因为去丹阳还得渡过长江,非常麻烦。
丹阳兵的种族构成,其实主要是丹阳郡境内黄山、天目山山区的山越人,是典型的山地轻步兵,翻山越岭敏捷属性比较高,性情又悍勇果敢。
汉末丹阳兵作为天下优质兵源已经有些年头,声名在外,所以想让手下部民当兵的山越部族豪酋,都会主动渡江到北岸的徐州广陵郡找工作。
久而久之,在广陵就形成了一个雇佣兵集散地。
历史上,刘备在第一次当徐州牧讨袁术时,被吕布偷了家,无处可归,就是选择“收拾残部逃往广陵”。
刘备这么干的理由,正史上没写,但其实分析一下就知道了——被偷家后,糜竺给了绝境中的刘备“仆僮两千人、钱两千万”,让刘备“重整士马”。所以刘备选择了去“广陵雇佣兵劳动市场”,只有在那儿才能把糜竺给的钱最快兑换成战斗力。
……
跟关羽行了一程之后,与毋丘毅的大部队渐渐拉开距离。
李素也不免开始在心中盘算琢磨这一趟要结交的贤才名单。
大部分人不能强求,只能看缘分随遇而安,但设定几个主要目标还是很有必要的。
刘备和李素自己,如今薄有一点名声,但官位终究太低了。那些起点高的大贤,对于连郡守都不是的人,根本看都不会看一眼。
所以要招人,第一方便的就是毫无官场地位的豪商,或者是没有功名的大地主,其次就是寒门学子、江湖流亡的壮士豪侠。
至于名门之后,目前还不是刘备和李素能劝诱的。
刚才分手前,跟毋丘毅的闲聊中,让李素回想起了后世对刘备颇有帮助、也性情颇为投契的糜竺,所以这个选项,直接被李素列入了这次路上要笼络的头号对象。
糜竺就是商人,历史上他仕途顺利还是天下大乱、陶谦牧守徐州之后的事儿了,现在应该还毫无官场地位。
这样想结交天下知名官场义士的豪商,向来是李素最喜欢拉拢的,何况此行去招募丹阳兵,他们自己募私兵的钱只有一千万了,也招不了几个私兵,不想办法再忽悠几个赞助商、互利互惠一把怎么行?
在其他穿越者看来,糜竺或许不重要,只不过是个臭有钱的。但那是因为其他穿越者没有李素的灵活变通,不是走“立功与买官互为表里、互相掩护”的快速晋升路线。
钱这种东西,对李素的重要性,是远超他人的。
其余能拉到什么人,就以结交糜竺的路线为基础,再沿途随机应变吧。很多名究竟籍贯何处、如今有没有出仕,李素也记不清楚。
毕竟谁前世读历史会读那么细、细到去特地记名人籍贯呢?李素读史是为了以史为鉴,不是考据当学究的。
只能一路上找当地商人发展成卖书的经销商,然后换取情报、走一步看一步了。
一边想着计划,李素一边在马背上拿出一张羊皮的地图,在内心比划起来:
“这次拉拢的第一目标就是糜竺,那么路线基本上也就定下来了。糜竺好像是东海郡人,具体哪个县不记得了,也就是相当于后世苏北的盐城、连云港一带,南面就紧邻着此行的最终目的地广陵郡。
所以咱应该是先往正东略偏南的路线,一路直插东海郡,再折向正东南进入广陵。这一路先要出虎牢关,经酸枣、官渡,入睢水东下。
途径兖州的陈留、襄邑、豫州的睢阳,翻过芒砀山后转入泗水,经小沛;最后进入徐州,经彭城、下邳、东海、广陵。”
这一路里,从官渡往下到睢阳是可以坐船的,因为坐船可以全天昼夜行舟,而且是顺流而下,不比骑马慢多少,人还轻松,正好缓一缓。
同理在睢阳下船后,翻越过芒砀山区转入泗水水系,又可以从小沛开始继续坐船顺流直到下邳——其实从下邳沿着泗水继续顺流,还能直达最终目的地广陵郡治淮阴。淮阴这座城市,就是泗水汇入淮水的节点所在。
但为了去东海结交糜竺,才不得不从下邳就弃船骑马,稍微绕一绕。
李素把这个路线跟关羽说了一下,关羽虽然不是很理解,但觉得这条路速度也差不多是最快的,就一口答应了。
李素便下令:“那这几天就快马加鞭多跑点路吧,咱到酸枣、官渡之后就能做几天船了,到时候有的是时间休息恢复体力,眼下辛苦点就辛苦点。”
出虎牢关到酸枣之前,都是司隶境内,雒阳周边的名人不是达官显贵就是豪门望族,起点太高了,李素肯定是一个都招募不到的,而且这里的人也都买过李素的孝义录了,没必要再在这儿浪费时间。
关羽从善如流,仅仅花了一天半的时间,就赶出了三百多里地,出了虎牢关,还在第二天傍晚前,在官渡附近找了个客商租船,在船上睡了一觉顺流而下,第三天早上醒来已经到了陈留。
两天两夜,从雒阳到陈留,不得不说是很效率了。
“行李太多了,在陈留盘桓一日,我先把宣扬大哥事迹的《孝义录》,在本地找个商人当下家贩售一下,打探一下消息。以后这几天,咱也这般处置,就白天做事,晚上搭船睡觉顺流而下。”
关羽对钱不感兴趣,但听说可以帮刘备扬名,他还是乐意的。
李素便进了陈留县城瞎逛起来,先打听到了本郡有名的商人有哪些,然后找其中一家代销一些书籍。
大不了多留一些利润给当地经销商好了,李素也没指望批发书赚多少钱。如果原先找甄家商号时一卷李素抽成利润一百钱,大不了现在就少赚五十钱,总能有人愿意承销的。
在陈留转了一圈,并没有遇到什么载入史册的商人,李素就随便找个了没听过的龙套商人,批发出货了一百套《论语》、一百套《尔雅》,还有两百卷《孝义录》下卷、各五十卷《孝义录》中、上卷给对方。
《论语》、《尔雅》都有一万三四千字,一共要四张卷轴才能印得下,所以一套是四卷。《孝义录》一共一万零几百字,三卷可以刻下。
可惜,这些书卖出去如同泥牛入海,赚回来的只有钱。也可能是李素停留时间太短,当地学子士人来不及找上门打听。
李素觉得这样不是办法,又调整了节奏:“还是时间不太够啊,罢了,先下一站吧。或者这样,云长你带人在这儿多停留一天、我带一车书早一天走,到下游的襄邑也这般操作。如果陈留这边有人想跟我们结交,到时候领着他们一起来襄邑找我。我在襄邑多待一天,你们明天追上来。”
这样的话,每个地方相当于停留两天,也能给当地读书人一些反应时间了。
可惜陈留这地方果然没什么前途,花了两天都没收获。
两天后的四月十六号,关羽和李素再次在襄邑的码头会合。
这一次,关羽倒是感觉很敏锐:“伯雅!以后还是不要分开走了,你这人太不警觉,要是有个闪失,我如何跟大哥交代?你看我才跟你分开一天,你就被人盯上了!”
李素闻言一惊:“啥?我被人跟踪了?我怎么没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