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b520.cc,最快更新女户最新章节!
却说梁宿与于蓟两亲家吃茶说话,皆以这些个闹出民乱来豪强兼并之族并不足为虑,于蓟虽是簪缨世族,朝上说话也是斯文,与梁宿说话时却是显刻薄本色,直言:“这些人都是蠢死!”
想于蓟一族起自清流,皆是文人出身,本就不大瞧得上武人出身勋贵,自家虽有子孙受荫职,凡能当得起事却无不是自科举入仕。看着勋贵之家死巴着祖荫、只想着兼并,便十分瞧不上。是以于蓟虽想与祖辈一样入政事堂为相,十分瞧不上靳敏之无耻攀附,待朱震入政事堂之时,他却不曾说酸话,盖因朱震虽是勋贵子弟、家中也些个官司却是科举出身。
原是担心自家产业也受冲击,如此想明白官家之心,便也不以为意。只消事情尚掌握之中,便没有什么好忧虑。且从清流眼睛里看,兼并也该抑一抑了。破此心结,于蓟想,官家兴工商,是釜底抽薪,却不如釜底抽薪那般立竿见影,只好警告兼并豪强,来个扬汤止沸。
这般想着,于蓟便与梁宿商议:“你我皆读书明理,可见着哪朝兼并之事得遏?皆是愈演愈烈,乃至不可收拾,以至土崩瓦解。彼时豪强今何?俱化为灰土矣。抑兼并实并非朝廷事、官家事、百姓事,是我等之事!我看官家兴工商倒是个好主意,并非一味言利,你我是否也可参与一二?”
梁宿原秉着大儒之心,虽不十分鄙薄言利,却不曾想过自己经商。他家里也置田、也置房舍,却只是租将出去,听着于蓟这般说,叹道:“亲家深刻。此事随意,我却请亲家将方才之语润色,奏与官家,或可有所收获哩。”他知于蓟之心,读书之人哪个不想拜相来?何况于蓟祖辈又做下那般光彩榜样,于蓟不欲人说他是仗着祖荫,顶好也做个宰相。
于蓟老脸一红,起身深深一揖。梁宿笑道:“亲家休要想岔了,你若说不出方才那番话儿来,也没往后事儿了。”于蓟有些羞愧,道:“着相了,着相了哟~”梁宿道:“你我束发读诗书,求圣贤之道,想做千古名臣,利国利民,着相便着相。”
于蓟面上烧渐退,自嘲道:“无怪你只长我十二岁,却早早拜相做到首相,我却蹉跎,如今只好曲阿上意。服啦!服啦!”梁宿道:“你又不曾攀附,只消是为国为民,与官家想到一处如何算是阿谀奉承?所谓英雄所见略见,孔子讲仁义,孟子亦讲仁义,又是谁个阿附了谁?”
于蓟心悦诚服,回家琢磨奏本不提。奏章尚未写好,御史倒先发难了。
于蓟想,既然是说于官家,便要将这奏本写实,譬如天下人口几何、田亩几何,兼并之状如何、历年失土流民为乱之事如何,南方兴工商之利润几休、兴工商之后流民为乱可曾少了一类。且要将这些个串起来,讲个因果,还须写得平实易懂,也算为官家向百官、百姓解释。也好一鸣惊人。
哪想一鸣惊人另有其人,乃是个青年御史,言辞激愤,直斥“四凶”。
————————————————————————————————
也是天缘巧合,这御史姓鲁名直,是个地道南人,与文欢是同榜进士,年纪比文欢还要小些儿,挂进士末尾。文欢是因其说话,以致七八年来无所寸进,鲁直乃是因其籍贯,眼看同年一一有了政绩,或平调、或升往富裕之地、或升官儿又或是派与优差,他却自做了御史便数年不曾挪个窝儿。
初时不觉,人皆贺他少年进士,不多时,始知这地域之争闹得厉害。他是南人,原以南人鄙陋,思慕北方文人清贵,哪知这北人并非他想那般“娴雅大度”,大为伤感。做得御史,又知许多阴私事,且知兼并之烈,渐瞧北人不起!及北方灾民为乱之事发,温孝全抚北,居然有些个豪强嫌弃温孝全手段激烈,言辞不妥,要上书参他个“行事不谨”。
温孝全虽是北人,行事却端正,如此为国为民,却要遭弹劾,将鲁直不平之心激起,以万事皆因北方豪强兼并而起,愤而上书。直称这些个人为“国之蠹虫”,请诛“四凶”以正视听,且要问渔阳侯、太府寺卿管教不严之罪。
一本奏疏直达天听,自九哥至政事堂虽肚里气鼓鼓,却也不欲生事。九哥想着将这二县令罢黜,将二豪强问个“吞没府库钱粮”罪过,便罢。哪知鲁直上疏,却是无法息事宁人。御史乃是言官,言官从来不可小视。鲁直奏本一上,好似捅了个马蜂窝。豪强之族纷纷上书,说鲁直昏悖。将官家与政事堂烦得想将这两头儿都掐死。
洪谦家里也烦得想将鲁直摔死算完,他是大理寺卿,这等大案原该他来审,重判轻判,他心中自有一杆秤,何须个御史来指手划脚?恨得直骂鲁直是个“王八蛋”,秀英劝他说:“我也听娘娘说,官家不喜欢这兼并事,你又骂他做甚?”洪谦怒道:“我还不曾审哩,他便这般说,判重了显我是学他,判轻了又显出他风骨、我畏权贵来了!”
秀英一听,便即明白,跟着骂道:“哪个叫他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来!他说旁人不好,直说便是,何苦又饶上你,非要显他事事公正?真个不要脸!想好名声儿想疯了。”
洪谦听秀英骂着,也是解气,听她说完,道:“说不得,我还须得朝上说他去。”
便于朝上斥鲁直干预司法,且说:“臣既掌大理寺,便会依法行事,今尚未开审,宪臣便指手划脚,是说臣枉法么?若陛下不信臣,何须命臣审案?”
一时间朝上吵来吵去,因北方变乱已平,温孝全背后有个梁宿不好攻讦,满朝文武便将眼睛放到鲁直身上。将九哥吵得心浮气躁,看着这些个人,心里不由失望。原以朝臣虽有私心,却也当明公义,哪知为维护着非法所得之财,嘴脸竟这般难看!连带着也以鲁直鲁莽,却又不能直斥鲁直不对,否则便是害了鲁直。鲁直之事与黄灿不同,黄灿口上无德弹都是些个小事,鲁直却是直指根本。九哥一朝松口,鲁直便能叫豪强们咬死。
九哥将鲁直放到一旁,先命洪谦速将此案断来。九哥心里,此时断案,与彼时平乱一样,都要刀斩乱麻才好。拖延不决,只能将事情闹大。洪谦承上意,次日便要开审。
当天晚间,永嘉侯府便来了许多客人,渔阳侯与太府寺卿各拉了说客,来寻洪谦讨情。洪谦与于蓟乃是一个看法儿,以这些人实是蠢货,鲁直并不曾说错,都是“国蠹”。这些个国蠹又害得他女儿女婿受苦,洪谦本就想与他们些颜色看。
今见来人求情,洪谦细一打量,皆是勋贵之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叹道:“诸位错了!”
渔阳侯忙将手儿连摇:“我等并无他意。”
张家兄弟寄于洪府,待明年春天开科取士,碰个运气,好考个进士。洪谦有意栽培他两个,也将他两个带身旁。此时张三郎便上前替洪谦道:“君侯原不欲穷治,诸位不来,至多依律而判。如今诸位来了,他们只好受重罚了。”
张四郎复言:“诸位不来,君侯所判,是发自本心,或轻或重,也是酌情量刑。诸位来了,君侯所判纵说是发自本心,也无人肯信了,必要嫌判得不够重,且要说君侯循私。诸君忍心陷君侯于此不利境地么?”
渔阳侯起身与洪谦一揖到地,道:“老弟,此番老哥哥生死都你身上。官家素来听娘娘,老弟办此事,轻而易举。老弟看老哥哥薄面,与老哥哥一个方便罢。”
洪谦道:“君等以为此来无人知晓么?若叫御史再知道,尊亲恐不止依律而判,我亦要受连累。如何敢再说娘娘?诸君请回罢。”说便将脸儿挂下。将事情悉推于渔阳侯身上。
太府寺卿听着张三郎之语便觉不妙,及听张四郎之言,心中大悔。却又不似渔阳侯那般胡搅蛮缠,起来扯着渔阳侯道:“原是我们举止失措,如何倒要令洪兄为难呢?”扯他要走。
洪谦道:“此事须与天下一个交代,我劝两位休再多事,上表请罪方是上策。”渔阳侯听他这般说,脸儿也沉了,不复方才恳切相求模样儿。太府寺卿倒是稳得住,还与洪谦道了一回谢。
次日,太府寺卿回上表请罪,渔阳侯却一无所言,心里都将洪谦记恨。
————————————————————————————————
洪谦审得极,议将二县令罢官、流千五百里,查两豪强以勾结官员、私吞府库,流两千五百里。
渔阳侯当朝喊冤,且说两豪强是“为民”:“赤地千里,小民无以为食,彼为民请命,一般是官家百姓,何以为人佣耕者不得食?大理寺何以受制于人言,不分黑白,误判好人?”
洪谦听着便气乐了,冷声道:“君侯要看证据么?”将温孝全查抄之佃户名册,与户部所存籍簿一一对应,相合过不过十之一二。
洪谦奏道:“本朝依其资财,定户等级,下等赤贫户无须纳税缴租,只消每年服役三十五日,逢灾有赈、逢喜有赐,彼既不须纳税,何以不籍簿?”
朝上人皆此是何故,乃是豪强之家既兼并人田产,便须人耕种,若都归做下等户,亦须服朝廷之役,虽每年三十五日,豪强也是不想这三十五日里无人使唤,便想方设法,自籍簿里除了,弄做自己私家部曲一般。
洪谦将名册直摔往渔阳侯脸上去:“夺国家百姓为奴仆,这也是好人?!拿着朝廷钱粮养私仆,这也是良民?”
豢养私仆且数目极多,又有许多青壮,听便不是件好事。鲁直越众而出,道:“则大理寺何以如此轻判?难道是慑于权贵之威么?”朝九哥一拱手儿,道,“大理寺卿,官家岳父,尚且畏惧若此,这是何等威势,臣实不敢想!却想着两个典故,其一曰田氏代齐,其二曰三家分晋。”
渔阳侯脸都青了与太府寺卿肠子悔作一般颜色,两个心里都想:恐不能善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