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b520.cc,最快更新福晋们的美好时代最新章节!
当年,皇帝秉着绝不搞特殊化的原则,把自己的亲儿子们一样扔到了西山军校去操练,西山军校的学制在这些年也不断的变化,由九年制,变成了十二年制,西山军校从乾隆五年始创,到乾隆十八年,这才迎来第一批正规毕业的学生。那些本来就超龄的贵胄子弟们自然没从一年级开始念起,永琛作为皇帝的儿子,在六岁入学的条件下,以八岁的高龄进了一年级,念到今日终于毕业。当然,这其中还有相当多因为各种原因没能毕业的废柴们,毕竟,宽进严出才是我们的办学标准嘛!
西山军校的毕业典礼办的相当隆重,不亚于乾隆九年举办的那个阅兵仪式。这一批学生,最大的,也就是雍正九年生的,因为当初的西山军校要求是六岁进学,按年龄分班,可架不住皇帝就是要让他儿子接受“系统的正规教育”,所以,永琛就强挤入了一年级的队伍,当然和他一起走后门的还有和亲王家的长子永瑛。
西山军校一向秉持嫡庶分明的理念,虽然嫡子和庶子是在一起上课的,可是对于任务的要求却不尽相同。这就好像体育考试男生做50个仰卧起坐才算及格,而女生要是做50个仰卧起坐那就是满分是一个道理,嫡子的要求总是比庶子高的。当然,你作为庶子,要是时刻以嫡子的要求来要求自己,老师们也是会高看你一眼的。
与西山军校差不多的,皇家女子学院也在乾隆十八年的时候迎来了第一批毕业的女学生。在西山军校成立之后,乾隆九年,皇帝为了继续提升女性地位,也搞两个女官出来,就以皇后的名义开办了皇家女子学校,八岁入学,学制九年。皇帝嫡出的女儿只有和敬在这里读过书,四格格也才刚刚入学两年,离着毕业还遥遥无期呢!
虽然同样是毕业,但是女子学院毕业的,还真没有多少姑娘,因为许多人家以“姑娘大了要嫁人”为理由,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就把姑娘从学校里带回家了,并从宫中求得嬷嬷把姑娘带回家中调教。这就跟现代的家长们不论如何都惦记着给自家孩子找个一对一的辅导老师单独教导,才觉着心里踏实是一个道理。
论那些琴棋书画为人处世,谁能有皇帝层层选拔的人给力?可叹他们看不清,看着大公主从学校毕业了,就纷纷把女儿都接了回家。只有几个简在帝心的人家,得了皇帝的暗示,拼着把闺女拖成老姑娘的风险一直读到了女校毕业。而女校的在读人数,也是在四格格也进去读书之后,才有所增加。
对于那些申请回家的姑娘们,皇帝陛下轻蔑一笑:有你们哭的时候。皇后娘娘作为女校的名誉校长,收到的退学申请可不少,在皇帝大人的同意下,她也痛快的给了这些人“准”的批复,可是她娘家人却是连申请都没有递的——谁让乌拉那拉家就是缺闺女呢?能把闺女多留几年的借口,简直不要太美妙。
一批得到了系统教育的优秀的青年们从学校毕业了,皇帝在欣喜收获了相当一批人才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这群在他眼里的优秀人才,在其他人的眼里都成了剩男剩女了,这样可不好!
这不,硕王一家的糟心事,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铃儿响叮当之势结束了这一场闹剧。闲着开始有点淡淡的空虚的皇帝,看看自家的未婚大龄男青年们,决定,要给自己的儿子们找对象了。
除了大儿子永璜,从三儿子永琛开始,爱新觉罗弘历家积压了相当一批的未婚大龄男青年。虽然这群男青年的亲妈恨不能早早的给儿子娶媳妇抱孙子,可帝后二人不开口,她们也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搅和。毕竟,那个压在最上头的,可是皇后娘娘的嫡子。
这批在女校毕业的姑娘们,不论是从品行还是为人处世,都得到了学校老师的一致好评。皇帝也通过和亲王通讯系统(即丐帮),对这群姑娘的品德进行了细致的调查,从中排出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再综合家庭情况,个人情况在帝后二人的心中也就有了成算。
这些年,由于皇帝喜欢在选秀的过程中拉郎配,又乱点鸳鸯谱,所以许多人家在选秀过程开始之前就喜欢去皇后那里走关系,现在谁不知道中宫得宠,帝后相和,皇后娘娘一句顶他们这群人在折子里翻来覆去一百句?
不过这一两回情况有所好转,因为阿哥们都长大了啊……因为阿哥们不仅没有嫡福晋连侧福晋和格格都没有,顶多就是伺候铺床的宫女,完全不是他们这种大选人家孩子的竞争对手。可是,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那些原本胸有成竹的人家都在初选被撂了牌子,完全没有任何解释。
这一下子,可炸了窝了。虽然朝臣们不好上折子去询问:皇上,我家女儿究竟哪里不好,你竟然就直接撂了牌子?但是也托人去承恩公府上,或者是和亲王府上牵线,让自家福晋去探探口风,我家姑娘哪都不差,教养礼仪统统拿的出手,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啊!
面对蜂拥而来的人们,承恩公府和和亲王福晋秉持着一问三不知的工作态度,人怎么来的,就怎么打发回去,礼物和人,都原原本本的送出府去。一时之间,人心惶惶。等着进入复选的时候,大家突然才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剩下的这十几个姑娘,居然都是这批女子学校毕业的女学生!我靠!我发现了什么?!
这个时候,才有了皇帝方面发出来的官方解释:我们大清的优秀子弟,尤其是各家的继承人,都是西山军校培养出来的出色人才,他们不论在见识眼界还是为人处世方面都是我们大清下一代的领军人物。这样的人物,他们的妻子,除了应该有必备的管家能力之外,还应该和他们的见识眼界相匹配,这样才能达到如我同皇后那样琴瑟和鸣的美好状态,这才是我们大清和谐号家庭的坚实基础。
陛下,您真的不是在秀恩爱吗?真的不是吗!
这下,那些提前毕业回家念小班,开小灶,一对一单补的人家哭的心都有了。当然,还有一家也是哭的心都有了:姑奶奶,您没说过进入复选是这样的条件啊?看看这一共才十几个人的场面,想想西山军校毕业了的五十好几的家族继承人,姓爱新觉罗的就不止二十个啊!姑奶奶,咱家两代皇后了,不需要再和爱新觉罗氏联姻了吧?我们,也想内部消化一下啊,你额娘家的侄孙子,咱已经看好了啊……承恩公府家的侄孙子,是个次子……
景娴看着自家亲娘过来详细阐释了各种不能把闺女嫁入爱新觉罗家的理由,然后景娴非常为难的问了她额娘和她大嫂一句:“你们,问过孩子的意见没有?”因为据她所知,她娘家的侄女,可是被和亲王府预定去了的……据说,俩孩子还接触过一段。不过,西山军校的学生同自己小青梅的交往多是通过家长们进行的,乌拉那拉家明显不知道两个孩子的事情,那么这俩孩子是怎么联系起来的?
感谢和亲王情报网,感谢皇帝叔叔,感谢女子学校的同学和西山军校里的铁哥们儿……
承恩公福晋带着一肚子的疑问领着儿媳妇回家逼问孙女去了,景娴按着皇帝给她的名单进行配对连线。
先把自己儿子的同西林觉罗家的大姑娘联系在一起,再把自家侄女儿和永瑛连上线。化掉品德不过关的俩姑娘,点出三个脾气暴躁的,留给皇帝乱配,还剩下7个女孩儿。这七个,按着皇帝陛下三代之内亲属不得通婚的原则,十分艰难的给配上了对象,等着皇帝审核。毕竟,按着表哥娶表妹的老礼儿,这些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关系。再加上满汉不得通婚,合适的真是少之又少。
几日之后,乌拉那拉家就又派了承恩公夫人递牌子进宫,刚刚坐定,老夫人就满面春风的对着景娴说:“你说雯蕙这孩子,她心里头有人了也不知道说,我们问她的时候她竟然还说‘全凭祖母做主’,要不是我说和亲王家有意求她让自己给推了,结果这孩子脸色煞白,我们再逼问,她也不能轻易承认哪!”
“这可不像我们家的女孩儿!”景娴也笑了,这孩子怎么跟着自己的父母还藏着掖着。
“后来她额娘倒是问出来了,她是怕人家和亲王家看不上她!这倒也是心里有谱的孩子办出来的事儿。哪像那个郭络罗家的,还没怎么样的,就张罗的天下皆知!就像谁不知道她要嫁进恂郡王家似的。”
郭络罗家的,不就是那个品性略有欠缺的姑娘么?她可不能给十四叔做曾孙媳妇呢!十四叔可是要自己挑选的,更何况,十四叔家那孩子还小着呢,这姑娘是哪来的自信啊!真是不可理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