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b520.cc,最快更新大明读书人,怎么会逆儒?最新章节!
京师。
皇城。
张辅犹犹豫豫,心中纠结。
他到底该不该进去?
营里的弟兄们,已经两三个月没有拿到俸禄了。
很多人都等着吃饭呢。
张辅身为他们的将军,自然很着急。
可无论他去催促兵部还是户部,都没有结果。
朝廷穷啊!
没钱能怎么办?
张辅没办法和朝廷大员打交道,踌躇着硬着头皮去请示朱棣。
他一咬牙,来到了朱棣跟前,又变哑巴了。
朱棣处理完龙案上的奏折,瞥了张辅一眼,威严道:
“说话啊!”
张辅神情一肃,不敢怠慢:“陛下,弟兄们已经好久没有发俸禄了。”
他点到即止,头都不敢抬。
朱棣紧绷的脸色,瞬间崩塌。
如果他还是燕王,必然砸锅卖铁筹备出军资。
再怎么穷困,也不能委屈了为他打天下的士卒。
他们都是铁血的战士,必须被优待。
只可惜,现在的朱棣,已经是大明的皇帝了。
他不适合继续跟士卒称兄道弟。
在军营里,朱棣和士卒们相处得很好,毕竟他是马背上的皇帝,能征善战。
如今整个大明,都是他的了。
上下尊卑,是新的践行标准。
皇帝跟你称兄道弟可以。
你跟皇帝称兄道弟不行。
朱棣近来都在处理国政,而军队只是国政中比较重要的一环。
朝廷到处都要用钱,朱棣只能暂且委屈一下自己人。
这一拖延,就是数月之久。
朱棣略一沉吟,便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不能做这个坏人,得让兵部或者户部把责任担下来。
“传夏原吉!”
“遵旨。”郑和忙派人前去通知。
张辅脸上露出了喜色,以为事情能够解决。
没想到夏原吉来了以后,哭丧着一张脸,十分委屈的样子。
“夏原吉,你知道朝廷欠了将士们多久的军饷了吗?”朱棣居高临下,不怒自威。
“朝廷府库空虚,户部抽调不出军饷。”
“陛下,能否缓上两个月?”
夏原吉后背的冷汗都快激出来了。
“朕能缓,可是将士们怎么办?”
“他们也有妻儿老小,你让他们喝西北风去?”
“前两天句容县不是上贡了两百万两银子吗?”
朱棣审视着夏原吉,准备给将士们讨一个公道。
张辅脸上露出笑意,似乎打的正是这两百万两的主意。
夏原吉抬头一望朱棣的神态,心领神会道:
“这笔钱杯水车薪,都花完了。”
砰!
朱棣一拍龙案,震怒道:“花完了?你敢骗朕就是欺君之罪!”
“真的花完了。”
“朝廷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有账册可查。”
夏原吉一口咬定。
张辅怎么可能去查账册?
一张脸直接垮下来。
“朕把大明的国库交给你们,你们就是这么给朕办事的?”
朱棣不禁提高了声调,满殿威严。
“微臣知罪。”
夏原吉很干脆地认罪,朱棣骂了他几句,就把他赶走了。
张辅满满地失落,觉得此事已经不可能了。
朱棣焦急地左右踱步,台阶响彻他沉重的脚步声。
“朕绝对不能寒了将士们的心。”
“叫世子来!”
“户部都是酒囊饭袋,一点本事都没有。”
“朕迟早收拾这些尸餐素位之徒!”
“世子足智多谋,肯定有办法解决眼下的困境。”
张辅一愣,露出感激之色。
等到朱高炽屁颠屁颠地赶来,了解事情的经过,心底暗道一声“不好”。
他肯定要被坑了!
“军饷一事,绝对不能再拖了。”
朱棣眼神犀利地望着长子,这个坑只能让他来填。
“儿臣一定竭尽全力。”朱高炽沉声道。
皇帝、太子都如此承诺了,张辅被感动得不行。
“陛下厚恩,唯有肝脑涂地以报!”
说完,张辅便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朱高炽很无奈地道:“爹,您这不是骗人吗?”
“咱骗谁了?”朱棣威严道。
“朝廷哪里还有钱?句容上贡的两百万两,还不够应急的呢。”朱高炽坦然道。
“呵呵。”
朱棣很自然地冷笑:
“没钱,那就去筹备,军饷一事,你必须处理妥当。”
“他们都是跟随咱出生入死的兄弟,你敢怠慢他们,咱要你脑袋!”
朱高炽脸都绿了。
他知道有坑,没想到这个坑这么大。
“只发军饷怎么够啊?”
“您老人家登基,不得多给一些犒赏。”
朱棣饶有兴致地点头,顺着朱高炽的话道:
“有道理。”
“你不筹备出几百万两来,咱怎么放心让你当太子!”
朱高炽一愣。
他这个不靠谱的老爹。
来真的?
“不如将北平的王府卖了,儿臣觉得能值不少钱。”
朱棣眼一红,训斥道:“那是咱的龙兴之地,你敢卖了,咱就剥了你的皮!”
朱高炽眼看朱棣动了真怒,赶紧一溜烟告辞跑了。
他要真敢卖,也没人敢买啊。
开个玩笑,何苦如此?
朱高炽正自思忖,忽然想到王守敬说过的话。
大明要发展,必须进行分流。
百姓获得土地,勋贵、豪绅、官吏等广开商道。
一个吃馒头,一个吃肉包。
只依靠土地的产出,根本不够朱棣败家的!
朱高炽最了解自己的便宜老爹,在位期间肯定不甘寂寞。
北方瓦刺、鞑靼的威胁,必须要解决。
兵事、战争在所难免。
还有修着大典的提案,朱棣也是兴致勃勃。
必须有足够的功绩傍身,朱棣才敢到地下去见列祖列宗。
这是朱棣的心病!
可是朱棣哪里会搞钱?
他只会败家花钱!
这些后勤重担,将会落到朱高炽肩膀上。
军饷只是第一步,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步。
朱高炽光是想到这里,脑袋都疼了。
建文帝把洪武朝的积累都败光了!
大明朝堂需要像夏原吉、王守敬这样搞钱的人才。
朱高炽越来越认可王守敬的思路,觉得或许这样做,真的很不错。
大明将开辟出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句容已经是成功的试点。
朱高炽将王守敬的理念整理过后,起草了奏折,递交给朱棣。
朱棣倒是来了兴致。
“重农重商?”
以大明的文治武功,必然会远超宋朝。
朝廷若是怕百姓饿死,又担心百姓富庶,还怎么发展?
只是此间的阻碍,不是一般的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