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b520.cc,最快更新大明读书人,怎么会逆儒?最新章节!
王守敬为官才多少年,就百万资产。
大明第一贪腐案,就这么被陈济检举揭发了?
朱棣怒不可遏,脸上的肌肉都在颤抖。
本以为一千两,已经足够多了,没想到王守敬又给了他一个惊喜。
就算给大明王朝打工三百年,依靠俸禄,也不可能积累这么多的财富。
元朝是如何灭亡的?
吏治极度腐败,官员们不顾百姓死活!
朱元璋登基后,大肆惩处贪官污吏。
“贪污银子六十两以上者即枭首示众,并剥皮示众。”
以杀立威,震慑贪官。
文武百官皆悚心震胆,如神明临其庭,不敢少肆。
结果明朝第一大贪,竟出现在朱棣面前,他怎么可能不怒。
朱棣神色风云变幻,陈济深切地感受到了一股萦绕的煞气。
“王守敬,真的有这么多家产?”朱棣目光冷厉,他没有妄下决断。
“不错。”
“这些所获,都是他经营得来的,经得住考验。”
陈济品味出了朱棣的误会,忙进行解释。
“经营?”
朱棣一愣,很显然不太相信的样子。
“唉。”
说到此处,陈济背负双手一叹:“我知道这很难让人相信,不过事实确实如此。”
“愿闻其详。”朱棣语气缓和下来,他要一探究竟。
“此事说来话长,志恒为人潇洒放诞,最擅长的不是为官,而是经商和奇淫巧技。”
“士农工商、人生百态他都体验了一遍。”
陈济越说,语气越钦佩。
“阁下是说,王守敬的财富,都是经商得来的?”
朱棣满眼无法置信。
沈万三就是这样的奇人,只可惜下场不是太好。
“他既然拿了朝廷俸禄,还敢经商获利?”朱棣冷冷地道。
官商勾结,同样是大忌。
“这不算是经商吧。”
“志恒只是把‘专利’卖给了商人获利。”
陈济娓娓道来。
“专利?”
朱棣错愕地望着陈济。
“是啊。”
“比如说这座图书馆,质地坚固,非同凡响。”
“除了运用特殊的红砖,还有钢筋混凝土,这些独特的制造方法,就是专利。”
陈济当初知道这些事物时,也感到很惊奇,特地实验了一番。
以红砖、钢筋混凝土建成的房屋,能够存留更久,只是少了许多格调、雅趣。
朱棣仔仔细细地检察了地板、墙壁,和木头材料完全不挂边。
“这些专利,如何赚取钱财?”
他越来越心惊,无法掌控局势了。
“志恒将奇淫巧技传授给商贾,商贾每卖出十两银子,他抽成三两。”
“财产自然而然积累起来了。”
陈济慷慨地解释了一遍。
“不可能,砖头、地板怎么可能这么值钱?”朱棣惊疑道。
“如果只是在句容一县,市场肯定小了。”
“倘若是整个大明呢?”
“反正没卖出去,商贾不需要给志恒分红,商贾自然很乐意效劳。”
“更何况,志恒掌握的奇淫巧技,大大小小上百个……”
陈济点到即止,朱棣脑海已经清晰地进行想象了。
“他哪来这么多专利?”
“除了自己发明创造的,志恒还有属于自己的智囊团,也就是麾下成千上万的工匠。”陈济感慨道。
士农工商,阶级固化严重。
王守敬身为县令,号召起一批工匠轻而易举。
这些工匠又身具绝活,王守敬只是给他们的绝活,找到了该有的市场罢了。
句容凭借着“应天府”的招牌,很容易吸引拥有大魄力的商贾。
王守敬和他们的合作,水到渠成。
只是朱棣存有疑虑。
王守敬这么做,算不算经商?
他是赚到钱了。
可又和传统的经商,完全不一样,更没有压榨百姓。
反而让百姓过上了闲适、舒服的小日子。
朱棣如何评判?
“倘若商贾不愿意给钱呢?王守敬能有什么办法?”
大明律令,还没有确切的管理到方方面面。
“志恒每一次和商贾合作,都讲究随缘。”
“他看人极准,又随心所欲,亏了也无所谓。”
“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忘恩负义之徒。”
陈济觉得自己有义务解释明白,否则容易给好友添乱。
朱棣嘴角一咧,很显然不相信。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商贾哪有不贪财的?
王守敬一定是用了什么办法威胁他们,让他们束手无策,只能乖乖交钱。
朱棣暂且相信了陈济的话,只不过他还需要进行调查。
他对于王守敬的了解,还是太少了。
王守敬的神秘莫测,已经和道衍和尚同一个阶层了。
朱棣不摸索清楚,怎敢随意提拔用人?
在他看来,王守敬就是一头孤傲的野狼,没有被官场束缚,很有独特的见解。
只要用得好,大明的府库必然充盈。
可惜!
王守敬恣意妄为的清高,也让朱棣心生忌惮。
他所恪守的准则,和所有人都不同!
难道真有生而知之的聪明杰俊、风雅王孙?
朱棣怀有疑虑!
他和陈济畅所欲言,忽然心驰神往道:
“如此看来,王守敬倒是妙人。”
“若有机会,麻烦阁下引荐一番。”
陈济爽快地答应下来。
眼看时间不早了,陈济告辞离开,十分洒脱。
朱棣望着陈济玉树临风的背影,感慨道: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这陈济倒也算是大才。”
朱棣终于明白了道衍和尚的意思,朝野上下的英才,数不胜数。
和他一样神秘的奇男子,王守敬也算一个!
至于陈济,磊磊落落,确实适合修书。
龙飞云从,而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日临月照,而山川鬼神莫不攸宁。
朱棣志收当世之贤才,大拯生民于水火。
属于他的盛世,需要无数人为之筹谋,添砖加瓦。
所谓江山,是名江山,而非实指江山。
君既不是山,臣民便不是江。
长江水清,黄河水浊。
长江在流,黄河也在流。
古人云:“圣人出,黄河清。”
可是黄河什么时候清过?
长江灌溉了两岸数省之田地,黄河不也是灌溉了两岸数省?
身为帝王,不能因水清而偏用,也不能因水浊而偏废。
朱棣的帝王之业,才刚刚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