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工部暗室

骑小猪兜兜风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全本小说网 www.qb520.cc,最快更新知否之护姐狂魔最新章节!

    太子册立乃国之大事,不可轻忽。大朝会上,老皇帝赵开益只是宣布此事,以定臣民之心,要到正式册立那还有得忙。

    先是司天监要择请吉日,报请准许,然后鸿胪寺要查阅典籍,制办各种礼服冠冕,敬告四方诸神。

    翰林院负责誊写诏书,下发各道、府、州、县,礼部总揽全局,负责草拟大典的章程,同时预备大典时的各种事项。

    大朝会过后没多久,盛长柏和盛长桢兄弟就被征召到宫中,专门负责诏书撰写等事。

    昭告天下的诏书早有成例,历朝历代都有册立太子的诏书范本,用不着费什么心思。

    除此之外,还有祭告天地的祷辞,这就不是诏书那样规规矩矩的公文了,而是务求华丽炫美,格式工整,合辙押韵。

    这就需要比较高的文字功底,必得才高八斗之辈才能执笔。

    盛长桢连中六元,直升翰林修撰,其文才天下皆知,召他来誊写倒是无人有什么异议。

    但盛长柏也跟着负责撰写诏书,这可就十分惹人眼红了。

    诏书撰写无须什么文采,只需依葫芦画瓢,不出错即可。这份工作无甚难度,办好之后却是一份大大的资历,还能在官家和太子面前混个眼熟。

    如此肥差,自然是人人争抢,翰林院中一众编修、修撰皆是跃跃欲试。

    结果赵开益一道诏书,点名要盛家兄弟主理此事,盛长桢为主,盛长柏为副,顿时惊掉一地下巴。

    盛家兄弟也因此大出风头,再联系赵开益前番特下恩旨免去盛家亲亲相避之事,市井皆传:盛家兄弟就是赵开益为太子留下的宰辅之臣。

    其实赵开益这样做,有他自己的考量。

    之前盛长桢初回汴京,进宫觐见时,邕王对他的态度十分冷淡,甚至隐隐露出敌意。

    盛长桢是赵开益看重的年轻人才,邕王则是赵开益预定的太子,二人不和,他看在眼里,自然不会坐视不管。

    于是便有了这一出,为的就是让盛家兄弟借誊写诏书一事卖邕王一个人情,以此为契机修补双方的关系。

    赵开益如此费尽心思,也算用心良苦了。

    可惜他终究不了解邕王和盛长桢的过节,便是邕王愿意“不计前嫌”,盛长桢也不会给他好脸色看的。

    当初邕王纵女行凶,险些就把盛长桢姐弟格杀在林中,全靠姐弟俩同心同德,这才免了杀身之祸。

    如此深仇大恨,盛长桢岂能这么容易揭过?

    ……

    赵开益自知命不久矣,临死前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储君之事,因此他对太子册立大典筹备百般催促,既要速度快又要诸事齐备。

    在这种紧张氛围下,盛长桢兄弟这回进宫办事,没有个几天是别想回家了,吃住都要在宫里。

    盛长桢进宫前特意叮嘱家中女眷:无事不要进宫探望,他们兄弟二人会照顾好自己。

    盛长桢这么说,其实是为了避免明兰进宫送饭之事。

    盛长桢知道这回进宫之后,兖王叛乱之期就近了,到时候宫中必定是一片乱象,危险至极。

    虽然原剧情中明兰进宫后有惊无险,还帮忙传了旨意和兵符出来,但这一次有了盛长桢的蝴蝶效应,说不定途中就遇着什么危险了。

    无论如何,盛长桢都不想让姐姐置于险境。

    明兰对此并没有什么意见。

    盛长桢只是进宫几天而已,又不是见不着了,既然弟弟不愿自己探望,那就不去了呗。她如今也有了自己的事业,每天忙都忙不过来呢。

    倒是二嫂嫂海氏,她与长柏夫妻情深,如今丈夫要离家好几天,顿时就觉得没了主心骨,心中十分不舍。

    长柏自己也觉得没必要让家里人去宫中探望。

    到时候衙门里都是同僚,大家都在忙着办事,自己家忽然来人嘘寒问暖、其乐融融,说不得就会惹得那些无人探望的同僚侧目,无论是伤感羡慕还是嫉妒讥讽,总之都不是什么好事。

    长柏看出了爱妻的不舍,于是离别前好生抚慰了一番,告诉她不要担心,自己用不了多久就会回来,又拜托妹妹明兰,这些日子好好陪着海氏,等自己回来。

    长柏在大庭广众之下真情流露,对妻子关心备至,海氏倒觉得不好意思起来,俏脸羞红,垂首不语,被明兰哄着回房里去了。

    ……

    兄弟二人安顿好家中,便启程入宫了。

    途中,盛长桢和哥哥谈笑,有意无意道:“二哥,我听说工部衙门里头有一间暗室,十分隐蔽,父亲可曾和你提起过?”

    这回盛纮没和兄弟俩一起进宫,他本是工部官员,和大典八竿子打不着,撰写诏书的活也轮不着他,自然是继续在工部办差。

    长柏闻言愣了一愣,道:“竟然有此事?我倒从没听父亲提起过。”

    盛长桢笑了笑:“二哥哥不知道也正常,这间暗室是前朝所建,后来改朝换代,暗室所在之处成了我大周的工部衙门,当时的工部尚书也不知是出于什么心思,竟将暗室保留了下来。”

    大周承继大徐,皇城也是在大徐的基础上所建,因此有些前朝的建筑遗留,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但无论那位工部尚书是出于什么心思保留了这间暗室,此事必然是极为隐秘。

    长柏奇道:“如此隐秘之事,长桢你是怎么知道的?”

    盛长桢哈哈一笑:“二哥哥你忘啦?我正主修大徐史,虽日日埋首故纸堆中,倒是从中淘到了许多宫闱秘事,暗室之事也是来自其中,只是不知真伪。

    后来工部侍郎商冶因罪发配禹州矿山,和我提起,我那时才知道确有其事。”

    长柏赞叹道:“看来长桢你修史观政,大有所得啊!”

    盛长桢摆了摆手道:“不过是些奇闻轶事,上不得台面。”

    盛长桢和长柏提起此事,当然不是为了卖弄学识,而是为了想让自己二哥知道,工部有暗室可以藏身。

    宫中即将大变,各大衙门也难以幸免,到时候,翰林院同样会有危险。盛长桢自己早有打算,但哥哥长柏的安全却难以保证。

    长柏是真正的方正君子,对盛长桢也是赤诚相待,万一因为兖王叛乱而横尸宫中,那盛长桢肯定良心难安。

    只不过,盛长桢又不能直言相告,否则若是长柏追问起来,他也解释不清楚。

    工部暗室之事,只有如今的卢老尚书知道,便是盛纮在工部供职,也是不知。

    所以盛长桢只能把这件事当做奇闻异事来和长柏谈笑,目的就是为了让长柏心中有数,若是宫中生变,可去工部暗室藏身避祸。

    当然,若是叛乱发生之后,长柏没去到工部,盛长桢也不会坐视不管,到时候自有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