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这圣君的名声,朕不要也罢!

唐晓非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全本小说网 www.qb520.cc,最快更新我在大明割韭菜最新章节!

    礼堂内有869名本届卒业生。

    他们分别来自农学院、工学院、物理学院、商学院、史学院和诸子学院的学生。

    他们当中,最小年龄只有15岁,是来自南直隶宁国府,叫周怀安,据说是神童。

    最大的有35岁的,叫李世清,他是工学院的学生,据说他之前是一个工匠,专门给别人修房子。

    按照朱元璋的户籍规定,匠户和军户一样是独立的户籍。

    匠户世世代代只能为匠户。

    不过到了明朝中期,商业大力发展,匠户制严重束缚社会发展,朝廷开始做一些调整。

    匠户制名存实亡,嘉靖年代,朝廷就开始用银子来雇佣匠户。

    但匠户依然还是匠户,这个制度直到明朝灭亡都没有被取消。

    按照李世清这个身份,他能站在这里,就已经是一个另类了。

    然而,新生的国立北京大学有诸多他这样的“另类”。

    例如工学院,大部分都是匠户。

    而农学院,几乎统一的农户。

    当皇帝到场的时候,原本热闹的礼堂,迅速安静下来,很快就变得鸦雀无声。

    无数目光都聚集到台阶上,聚集到年轻的皇帝身上。

    “吾皇万岁万万岁!”

    礼堂内响起洪亮的高呼声,几乎整个北京大学都能听见。

    那些刚入校的新生,将羡慕的目光投向礼堂的方向。

    今天,国立北京大学的礼堂,是整个北京城的焦点。

    国立北京大学所有的老师、博士都来了。

    还有大明快报报社的编辑、记者,全部都来了。

    新政推行之际,第一届新学学生终于卒业。

    整个北京城都在热切地关注着他们的未来,人们也并不清楚他们未来能做什么。

    但是,国立北京大学是皇帝创立的,今日皇帝又来为新学学生送别,这无疑也让无数人对这些学生重视起来。

    “都免礼。”

    皇帝清脆、深沉的声音,在礼堂内回响。

    他淡定而从容地看着下面这些学生,这是他穿越过来,培养的第一批即将踏出校园的学生。

    他们接受到的教育,不是古代的纯儒家教育,他们是为了适应改革的需求而入的学,他们将成为未来改革路上的中流砥柱。

    崇祯看着一双双年轻、热情,而有活力的眼睛。

    和传统秀才们平静得有些死气沉沉的气质不一样,这些人都充满了朝气,他们对未来的向往,直接写在脸上。

    崇祯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说道:“恭喜诸位从北京大学顺利卒业,诸位都是朕的学生,看到诸位学业有成,朕很高兴,也很欣慰。”

    这句话最重要的一句:诸位都是朕的学生。

    记者们必然对这句话做最闪亮的解读:北京大学的学生都是天子门生!

    仅仅这句话,以后北京大学的门槛恐怕要被踏破。

    大明朝人才有的是,只不过过去的社会,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缓慢,不需要那么多人才,制度将阶级固化住。

    但现在不同了,第一批北京大学的卒业生卒业后,他们的去向,无数人都看在眼里。

    一旦他们能够得到好的待遇,会有无数人挤破脑袋想进来,不分贵贱。

    “在你们离开学校之前,朕有一些话,想跟你们说说,跟你们说说话,谈谈心。”

    听到这话,所有学生都动容了。

    这话一下子将严肃的气氛融化掉,大家都感觉到了亲切。

    “诸位心中一定都很疑惑,朕当初为何要修建一所国立北京大学,不是已经有国子监了吗?”

    “有哪位能回答朕这个问题?”

    皇帝问了一句,现场十分安静。

    过了一小会儿,一个人说道:“陛下设立北京大学,是为了解决老百姓吃饭的问题。”

    无数目光汇聚到那个人身上,那是一个二十左右的年轻人。

    他就是顺天府大兴县辛店村的村官徐正清,当初国子监和他发生矛盾,在街上殴打他,震惊朝野。

    今年,他正式从北京大学卒业。

    崇祯笑道:“还有哪位说说?”

    “陛下设立北京大学是为了修建更多的水泥路。”说话的是工学院的张远山。

    皇帝脸上依然挂着和善的笑容:“今日诸位可以畅所欲言,朕就是来跟诸位谈谈心,说说话。”

    “陛下设立北京大学,是为了重新研读过去的历史,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来规范我朝。”说话的是史学院的学生刘铭。

    “陛下设立北京大学,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商业,就像北京城里的乾元堂那样,那些都是老百姓日常使用的。”这一次,说话的是商学院的学生顾讯。

    崇祯说道:“你们说的都对!朕设立北京军事学院,是为了强军,朕设立北京大学,是为了富国强民!”

    现场气氛立刻高昂起来,大家显然都激动起来,被皇帝的声音所感染。

    众人高呼道:“吾皇圣明!吾皇万岁!”

    声音一浪接一浪,由礼堂,传遍整个毕竟大学。

    崇祯抬起手,压了压,声音才慢慢缓下来,又慢慢安静下来,最后再次变得鸦雀无声。

    “你们有谁知道观音土?”

    现场鸦雀无声,大家眼中突然都露出迷茫。

    他们不明白皇帝陛下为何突然问出这样一个问题。

    崇祯扫视一圈,说道:“朕很庆幸,你们都不知道观音土,朕恨不得全天下没有人知道观音土是何物!”

    “在崇祯三年,朕亲赴陕西的时候,朕在路边,就看见有人在吃观音土,它是一种泥土!人怎么可以吃泥土?人当然不能吃泥土!”

    “可是,他们就在一口一口吃着!甚至有人连观音土都没得吃,只能啃树皮!”

    “朕!心痛如刀绞一般!”

    说到这里,皇帝的声音竟然有些微微的沉痛起来,眼中似乎有些泪光。

    “诸位,民以食为天,你们在北京大学读书,不会忧愁吃饭的问题,可是这天下,还有无数人天天在想着下一顿在何处!”

    说到这里,皇帝的音量突然提高,在礼堂内缭绕,仿佛钟声一般,在所有人耳边回响。

    “在陕西!朕亲眼看见有些贪官家中堆着吃不完的粮食!用不完的钱财!而路边却躺着饿死的老百姓!”

    “他们说朕杀人太多,他们骂朕是暴君!但是,他们却拿着国朝的俸禄,压榨国朝的百姓,吸食国朝的鲜血!不顾家国兴亡,百姓死活,勾结外敌!朕岂能饶他们!”

    皇帝的声音,仿佛从九天之上传下来一般,如同天雷一般,振聋发聩。

    “这圣君的名声,朕不要也罢!”

    除了余音,礼堂内陷入一片死静,连一根针落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到。

    须臾,礼堂内再次爆发出震天的高呼:“吾皇万岁!大明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