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b520.cc,最快更新六零年代大厂子弟最新章节!
番外十六
自打搬来北京, 戴家婆媳就体会到了购物的乐趣。接连三四天都带着戴立军和戴敏敏往百货商店和供销社跑。
夏露看着家里多出来那么些东西,就跟戴誉商量, 要拿多少钱补贴给老人才合适。
“补贴啥呀, 让他们花吧,不花点钱心里不舒坦。”戴誉切了半个西瓜,跟他闺女一起挖着吃, “估计爸妈和奶奶心里还不托底呢, 退了休,来到陌生的城市, 头一次单独跟儿子媳妇一起生活, 兴许是觉得多给咱们花点钱就能显出他们的用处吧。”
“那也不能这么花吧?那点存款哪经得住这么造的。”
“你可别小瞧了咱爸妈的财力, 自从我进啤酒厂工作以后, 不但不跟家里要钱, 还得每月往家里交钱, 大哥大嫂戴英戴兰他们也每月或多或少的给点,家里生活开支只用这些钱就够了。老戴同志的工资基本就是干攒着的,小二十年的工资, 你算算有多少吧。”
敏敏吐出西瓜籽, 接话道:“有两万多!”
夏露瞪她一眼:“就你算得快!”
“不是我算的, 是我奶偷摸跟我说的。”敏敏一脸无辜地说, “我不是跟着他们去百货商店嘛, 感觉花的钱有点多就劝了两句。然后我奶就说了,让我放心, 他们有钱, 有两万多呢!而且我爷爷也说, 厂财务那边每个月会把他的退休工资汇到北京来。”
“有钱也不能让他们那么乱花了,我跟你爸也有钱, 要买什么跟我们说,别总让你爷奶花钱。”
这三个老人来北京不到一个礼拜,花出去的钱已经有好几百了,哪有这么过日子的。
戴誉拦着还要反驳的闺女,解释道:“这也就是刚来北京,一时贪图新鲜,到处转转买买买,就跟穷人乍富的心里差不多。多段时间习惯了这边的生活就好了。”
“而且,他们也不算乱花钱。之前我还觉得买那么一大包秋衣秋裤是乱花钱呢,结果老太太把那些衣裳分吧分吧,送给了外公外婆二姨小姨,一人好几件,据说都不够分的。”
“咱奶还把秋衣秋裤送给我二姨和小姨了?”夏露诧异问,“回来这么长时间我才见了她们一面,咱奶是怎么送的?”
这道题戴敏敏会,她主动举手说:“我太奶把几件衣服挑出来直接送给我太姥了,让她自己去分的。昨天我小姨姥和姨姥爷下班后来了咱家,跟我奶奶和太奶拉呱了好半天呐。”
“我太奶也送了李奶奶一套秋衣秋裤。今天李奶奶就喊了一大帮老奶奶来咱家院子拉呱来着,我奶他们可高兴了。下午就跟着李奶奶去什刹海那边喝茶钓鱼去了。”
戴誉和夏露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李奶奶是哪个,互相对视一眼,发现对方与自己同样迷茫,便向闺女打听这个李奶奶是哪家的。
敏敏说了李奶奶家的位置后,戴誉恍然道:“是原来居委会的李大妈吧!”
想来也是,戴奶奶他们在这个胡同里,最熟悉的人家是夏露外婆家,其次是周围的邻居,以及居委会的同志。
当年他们来北京串联的时候,在这个院子里住了小半年,为了办居住手续,没少跟居委会的同志打交道。
这次回来就是长期居住了,他们应该是想把原来的关系重新维护起来吧。
只不过,时间过去快小二十年了,总得有点由头才能跟人家重新说得上话。
于是,戴奶奶和戴母就带着新买的秋衣秋裤,以及一些其他不值钱的小玩意登门了。意思是跟人家居委会的同志再说一声,他们老三口子以后要在胡同里常住了。
李大妈虽然退休了,但是居委会的关系还在,带着他们去做了登记。这样一来二去,有来有往的,可不就熟悉起来了嘛。
戴誉还从没见过有哪个婶子大娘会跟自己奶奶和老娘聊不到一块儿去呢。
这不就跟李大妈这个北京土著胡同老人儿拉上关系了嘛。
戴誉对媳妇小声道:“咱奶这是搞起‘秋裤外交’了,哈哈。”
夏露:“……”
不想理会戴誉对长辈的调侃,她扭脸问闺女:“你爷奶去喝茶钓鱼,你怎么不跟着呢?”
“太奶让我去李奶奶家,跟她家的兰英姐和秀英姐玩。”
夏露点点头,这是想给敏敏在胡同里找两个玩伴呢。
三人吃着西瓜,说家里和单位的事,直到敏敏被撑得肚皮溜圆了,戴奶奶拄着拐棍进门了。
身后还跟着扛着钓竿提着水桶的儿子,和拎着马扎的儿媳妇。
三个年轻人赶紧放下手里的东西,呼啦啦地围上去迎接。
戴誉抻脖子往水桶里看了一眼,只有两条巴掌大的鱼,具体是什么品种的他也不认得。
“不错呀,第一次去钓鱼就有收获了。”他还以为得空手而归呢。
戴立军在湖边晒了一下午的太阳,面皮都是发红的,将水桶递给儿子,语气颇为得意地说:“本来还钓上来不少小鱼,不过那鱼太小了,还是小鱼苗呢,被我倒回湖里了。这两条比较大,我先带回来了。吃不吃都行,给敏敏养着玩儿也行。”
养鱼和养小鸡崽之类的事,敏敏只在上小学以前跟她虎哥一起干过。这会儿该上初中了,哪里还会对养鱼感兴趣。
不过,既然爷爷提了,她便顺势应了下来:“那我就养一天,明天午饭的时候就让奶奶做了吧,尝尝我爷钓的鱼是啥滋味的。”
戴母吐槽:“鱼还能有啥味,就是鱼味呗。”
夏露给几个老人拧了毛巾擦脸,又把镇在冷水里的半个西瓜拿出来切了,让他们吃点瓜消消暑气。
“下午玩的怎么样?跟其他老头老太太能处得来嘛?”戴誉关心了一下老人们的人际关系。
“那有什么处不来的!”戴奶奶小口地吃了两口西瓜,就十分克制地放下了,然后擦擦嘴说,“李主任带着我们去了什刹海旁边的那一排茶馆喝茶。”
戴母接话道:“这北京的老太太可真是不一样!咱们在家的时候,顶多就是在各家的院子里一边做针线一边拉呱,到了这里人家都是花钱去茶馆拉呱的!”
这聊闲篇的成本一下子就提高了。
戴誉被她们逗得不行,呵呵笑道:“人家李大妈只是带你们去见见世面而已,谁家家常聊天还非得去茶馆聊啊?那得是啥家庭条件?”
“那茶馆好是好,除了茶水,还有汽水,雪糕和点心。就是今天点的一壶茶太贵了,我琢磨着是咱们请客,总得体面点吧,就点了一壶好茶。”戴奶奶摇头说,“早知道还不如喝汽水呢,那茶水我喝不出哪里好来,一壶茶居然值七八块钱。”
她们上次来北京的时候,到处都闹哄哄的,哪有闲心去茶馆喝茶。要是戴誉不陪着她们,她跟儿媳妇都是猫在院子里的。
戴母附和道:“可不是嘛,太贵了。咱家也存着茶叶呢,还是茉莉花味的,比今天喝的那个茶叶香多了!下次再出去钓鱼的时候,咱提前在家泡一罐头瓶子茉莉花茶带着。”
这个提议得到了小团体另外三人的大力支持。
戴誉:“……”
咋瞅都不像有两万多存款的老头老太太。
*
戴誉回了北京以后,刚开始的这段时间十分忙碌。
不单要在航空研究院那边熟悉新的人事,加入董院长正在研究的隐身飞机的课题,还得把原来那些老关系重新走动起来。
他离开北京将近十五年了,早已物是人非。
原来的那些老领导老教授老同事,有退休的有病退的,除了曾经在芦家坳劳动过的那一批老教授,只有年轻一些的同事和同学能重新联络到。
有些人通过各种渠道听说他回北京了,而且还在同一系统工作,就会主动联系他,或打电话或登门拜访。
比如气动所的冯峰和苏大姐,从夏长川那里得知他回来了,先后往研究院打电话约自己出去吃饭。
不但戴誉在忙,夏露也没闲着。她那边甚至比戴誉他们这些搞科研的还忙,如今在体制内工作了,从前的关系更得走动起来。
夫妻俩都忙忙叨叨的,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没人能抽时间陪戴敏敏去初中办理入学手续!
眼瞅着即将九月开学了,她的学籍终于迁来了北京。
原本也没人规定必须由父母送子女去中学报到,于是戴誉将去报到的事托付给了小姨夫周强。
周强已经从这一片的派出所长,调任区公安局的副局长了。这次敏敏的户口迁入和中学插班都是请他帮着张罗的。
敏敏即将入学的初中距离什刹海不远,也是小姨家的小辉正在就读的初中。
戴誉夫妻觉得小姨夫熟悉相关业务的办理,在自己不能亲自陪同的时候,就选择了比较可靠的小姨夫。
不过,计划没有变化快,周强原本答应得好好的,可是在敏敏需要办理入学手续的前一天,周强被紧急征调走了。前两天市里突发了一起入室抢劫案,对方不但实施抢劫,还闹出了人命。性质极其恶劣,好几家报纸都报道了这个案子,所以老百姓的关注度很高。
周强便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市局临时抽调过去负责协助侦破这起入室抢劫案的。
于是,戴敏敏的入学手续又没人能帮忙去办了。
就在夏露打算跟单位请一天假,带着闺女去学校办手续的时候,戴奶奶主动请缨,提出可以带着孩子去学校报到。
戴誉婉拒道:“奶,办入学要填写不少表格呢。”
你一个不识字的老太太陪着去学校有啥用啊?而且按照他以往经验来看,给孩子办这种手续相当耗费时间,光是排队就能排到人自闭。这老太太哪能受得住。
戴奶奶像是知道他们的顾虑,只说:“你爸识字,让他跟着一起去。”
于是,在八月中旬的一个礼拜一,戴立军夫妻和戴奶奶便带着戴敏同学去新学校办理入学手续了。
因着戴奶奶拄着拐棍走得慢,从胡同到初中的这段路程,平时只需要走一刻钟,今天愣是走了半个多小时。所以当一家四口来到学校教务处报名的时候,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龙。
比较凑巧的是,排在戴敏敏前面的两人和后面的一人,连着四个学生都是由家里爷爷奶奶辈的老人陪同的。
敏敏去附近办公室借了一把椅子给她太奶坐,然后就窜回队伍继续排队去了。
戴母站在队伍里,竖着耳朵偷听附近几个老太太的谈话。听说人家家里也是因为孩子父母工作繁忙,才没能亲自给孩子办报到的,她也一本正经地附和对方的话,很自然地加入前后几个老太太的交流。
队伍挪动得并不快,轮到前面那个小姑娘的时候,已经过去一个小时了。
戴立军和戴母都抻着脖子往前看,企图提前了解一下报到手续是怎么办理的。
这还是他们第一次作为学生家长来学校帮孩子办理手续。之前在滨江的时候,孙辈的读书事宜从没让三个老人操心过,都是家长们按照要求去各自学校办理的。
这会儿虽然站得有点累,腿脚发酸,但戴立军老两口混在家长堆里看稀奇,还觉得这事挺新鲜的。
负责办手续的女老师给前面孩子的奶奶发了一张表格,让她按照提示填写清楚。戴立军虽然岁数不小了,但是眼神着实不错,站在他的位置,可以看到那个表格是采集学生信息的。
除了学生本人的信息,还需要填写家长的详细信息,包括姓名、教育背景、政治面貌、工作单位、职务和通信地址等。
戴立军老两口在后面小声嘀嘀咕咕:“学生娃上学咋还得填写家长的信息呢?知道通信地址有啥用,老师还能找去家长的工作单位吗?有事让学生带个话,哪个家长敢不来呀!”
前面那位学生的奶奶显然也与戴立军有同样的疑惑。
慢腾腾地填完表格的前半部分后,在填写直系亲属基本信息的时候,笔尖悬在半空,迟迟没有下笔。
那位负责办手续的老师显然是没时间跟她磨蹭的,见她迟疑着不肯填,就出言催促了一声。
然后,那个奶奶就在上面填写了自己的名字,工作单位是某区的环卫局,职位写了退休。
老师低头看了一眼,蹙眉说:“需要填写孩子父母的具体信息。”
那奶奶仍是拿着笔不肯填。
“后面还有那么多人排队呢,我不可能一直等着你们。”老师忙碌了一上午,遇到这样的家长,终于不耐烦了,“您先去旁边继续填吧,填好以后我再给您办手续。”
随后就招手让后面的家长上前。
戴母赶紧推着老伴上前,又给孙女使了一个眼色。
戴敏敏回给她一个收到的眼神,看着老师将报名表交给爷爷以后,就笑眯眯地与老师问了好。
“老师,我爷爷年纪大了,眼神不太好,这是他第一次来学校帮我报名,可能有些地方填写得比较认真,速度会慢一点。您多包涵啊!”
老师抬眼多打量她几眼,见这孩子长得漂漂亮亮的,谈吐大方,穿着打扮也不像普通家庭能养得起的。遂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敏敏见她一直焦虑地看手表,便提议道:“老师,要不我帮您把表格发给后面排队的家长吧,要是哪个家长随身带了钢笔,可以让他们将表格提前填好,免得占用您太多时间。”
老师瞅瞅后面那一长串的队伍,先数出十张表格交给敏敏。“那就麻烦你了。”
敏敏应了一声,就拿着表格往后面走,还按照刚刚看到听到的内容,叮嘱几个家长不要忘了填写直系亲属的信息。
老师见她办事有模有样的,便低头去看戴立军正在填写的报名表。
这孩子在小学里当过班长,父母居然都是大学生,这种高知家庭在他们学校也是比较少见的。
戴立军低着头奋笔疾书,旁边的老太太却迟迟没有动笔。
跟在她身边的小姑娘劝道:“奶,既然学校要求必须填写父母的信息,您就如实地写吧!”
“我这边填写上倒是没什么,但是万一你又在学校被欺负咋办?”老太太皱着眉纠结。
“我又长大了一岁,他们欺负不了我。”
老太太默默叹口气,心说,你长大的同时,人家也在长大。要是想孤立排挤你,照样摆脱不掉。
她琢磨了半天,察觉到对面还有老师在直勾勾地盯着,老太太别无他法,只好主动跟老师商量。
“您看只填写我的信息行不行?要是孩子在学校有什么事,学校找我过来就可以了。”老太太犹豫片刻,还是跟老师小声透露道,“我孙女在小学里曾经因为父母的职业问题被同学们欺负排挤过。”
老师动作一顿,也不去问她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只说:“你如实填写就行了,这个报名表只是学校做统计和备案用的。并不会给学生看。”
老太太松了口气的样子,把儿子媳妇的工作单位写了上去。
附近几人都挺好奇她儿子到底是干啥的,咋还能让孙女在学校被排挤呢?
结果探头一看,区环卫局。
老师看到以后,面上没什么表情,心里怎么想的谁也不知道。
倒是敏敏,没弄明白那个女生为啥会因此受到排挤。
从教务处出来以后,敏敏小心地搀扶着太奶,将刚才报名时候的小插曲说给她听。
“太奶,你说她为啥被同学欺负呢?”
“在环卫局工作,多半就是环卫工人了。不知道北京这边怎么样,但是在滨江,早些年掏粪工也算在环卫的编制里……”
敏敏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你刚才离那个孩子也挺近的,她身上要是有什么不妥,你应该早就察觉出来了。”戴立军的脸色不太好看,“在学校好好跟同学相处,不要欺负同学!环卫工是正式编制,铁饭碗,那些嫌弃人家的,兴许工资还没人家高呢,也不知道有啥可得意的。”
敏敏连连保证一定跟同学和平友好相处,不欺负同学,才算是让爷爷的表情好看了一点。
原本以为这个假期就是在陪伴几个老人,以及买买买中度过了。却不想,过了没两天,她爸往家里搬了一台电视机。
“外面天气挺热的,每天下午不出门的时候,你们就在家看电视吧。”
也省得老太太们出去乱花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