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造化

屋外风吹凉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全本小说网 www.qb520.cc,最快更新红楼春最新章节!

    “宝丫头怎么不去啊?”

    见一伙子贾家姊妹和凤姐儿一起拉着贾蔷去吃大户,贾母、王夫人、薛姨妈都笑了起来。

    却发现宝钗仍坐着时,贾母不解问道。

    素日里,宝钗原也不是不合群的。

    宝钗忙笑道:“就一个西瓜,那么些人去拿尽够了。”

    贾母哂然笑道:“不过是为了取乐顽闹,谁还真为了吃那两口?”

    宝钗顿了顿,笑道:“往后怕不好和姊妹们随意顽闹了,郡主是个好静的,顽闹惯了,往后在郡主身边当差,露了本性就不好了。”

    贾母呵呵笑道:“尹家郡主我也见过,的确是个好静的。只是……她那份静,也不似寻常呆子一样干坐着,人家身上是有那份韵的。并不相干,岂有限着你不许走动的道理?再者,她家虽说金贵,可你到底是去做女官的,不是去当丫鬟奴婢的,敬着就好,不必苛待自己。”

    王夫人在一旁也缓缓笑道:“做女官也是在东府去做,就和家里一样,这般着紧做甚么?”

    贾母忙道:“谨慎些总是好事,宝丫头素来稳重,这般小心也是好的,不过眼下不必拘着。”顿了顿又问道:“你和郡主聊甚么了?”

    宝钗笑道:“也没甚么,就问了问我读了甚么书,知道我打南省来的,又问了些南边儿的乡土风俗……郡主的字写的极好,说来有趣,蔷哥儿的字就循着涪翁先生的意来写,没想到,郡主也是。”

    “哎哟!”

    贾母闻言惊喜道:“竟还有这样的缘分?”

    宝钗赞道:“郡主的字如微云卷舒,清风飘拂,尤得天然之趣。每于若不经意处,可见丰神独绝。了不起,我们都不及她……旁人倒也罢,三丫头若是见着了,必是爱不释手的。”

    探春最好书法,屋子里几案上摆满了墨海笔林。

    贾母却怀疑道:“蔷哥儿能写出这样的好字来?”

    宝钗笑道:“我听林妹妹说,蔷哥儿每日里还是勤练字的,林老爷还有她家姨娘都有督促呢。”

    贾母并不大放在心上,贾家武勋之家,识得几个字,不当睁眼瞎就是了,写的多好又值当甚么?

    她对宝玉就从没那么多要求……

    不过也不好说甚么,忽地想起一事,忙对宝钗道:“宝丫头还是坐车往东府走一遭,告诉蔷哥儿,就说我说的,果真还有几个,就往尹家送两个去。若只有一个,咱们今儿也别馋嘴了,给人家送去罢。亏欠了人家几回大人情了,这瓜虽不值当甚么,总算是份心意。”

    王夫人微笑道:“我瞧她们姊妹们怕是不甘心呢,闹了半晌了。”

    贾母一摆手,道:“蔷哥儿既然在这开了口,就断不会只有一个。再说,这边没有,布政坊那边兴许还有,去问玉儿要一个过来就是。玉儿必是以为,蔷哥儿已经往这边送过了,不然早就送了来。”

    宝钗也只好领了差事,笑着往东府去了。

    等荣庆堂上只剩几个大人时,贾母问薛姨妈道:“姨太太,尹家可说了,让宝丫头当几年的女官?别的才人赞善,多的三五年,少的一二年,她家可说了几年?”

    薛姨妈闻言,叹息一声道:“并没说,只道要长长久久的,当一家人般相处。”

    王夫人闻言,面色微微变了变,看着薛姨妈,眼神有些怜悯。

    贾母也沉默了片刻后,叹息道:“尹家到底还是担心她家姑娘来贾家受了委屈,这才专门选了宝丫头来当这个才人赞善。有宝丫头在,尹家姑娘在这边岂不便利许多?”

    王夫人皱眉道:“虽是如此,也没有长长久久做下去的道理?”

    贾母摇头道:“原就和寻常的才人赞善不同,别的都是出阁前安排几年,宝丫头是出阁后的。看皇后娘娘的意思,倒有些像……”

    话虽没说出来,但意思却很明显了。

    老在宫里成了老姑姑和教养嬷嬷的宫女,还少了?

    眼见薛姨妈眼泪都落了下来,贾母又宽慰道:“也不至果真如此,等郡主来家住二年,尹家看明白她在贾家过的如何,说不得也就放人了。”

    薛姨妈听了却没甚么信心,只看尹家待她的态度,客气中带着明显的生分,就知道薛家在人家眼里,根本无足轻重,哪有和人家讨价还价的余地?

    许是在尹家,尤其是那位尹皇后的眼里,尹家便是宝钗的救命恩人,宝钗理当以身相许,侍奉一生……

    “先不急,左右还小,且过二年,再看看罢。”

    王夫人温声劝道。

    她也同情薛姨妈和宝钗,到底是她的亲姊妹和外甥女儿。

    可是,她却不会出甚么反对的主意。

    和尹家交好,对元春能否在宫里过得安稳十分重要。

    交好尹皇后,元春在宫里的日子就好过的多。

    要是能再生下一儿半女来,那……

    宝玉便能有一个亲王、郡王或是公主外甥,这才是最要紧的!

    至于宝钗,且看她的造化罢……

    ……

    东府。

    内仪门东的一座小院内。

    诸姊妹们看见地面上铺着十来公分厚的麦草,草堆里堆放着六七个西瓜,纷纷跟着凤姐儿欢喜的大笑开来。

    宝玉要往里进,被贾蔷一只手拎了出来,道:“别进去乱动,这些都是有讲究的,一乱翻就都坏了。”

    探春奇道:“这放西瓜也还有讲究?”

    贾蔷扬了扬下巴,示意她看屋子地面,道:“看到没有,为了好好的储存,连地砖都掀了,露出泥土地面来。你以为这些瓜是随便摆放的不成?里面学问深着呢。瞧见没,每一个都要保持田间生长状态。现在咱们看到的这一面,叫‘瓜背’,就是原来向阳的一面,要向上。藏在麦草里的,叫‘瓜肚’,是原来在地里接触地面的一面,要保持朝下。

    这样放,才能多放些时日。也是今年急促了些,等明年清闲下来,我专门在府上搭一间温室,不必从南边儿运,自己种!秋日降霜的时候种起,下雪的时候正好用。”

    迎春惊叹道:“老天爷!你这也太会受用了吧……”

    贾蔷摇头道:“我原不怎么爱吃这个。”

    湘云撇嘴道:“谎话精!你不爱吃,费这么大功夫做甚么?”

    贾蔷道:“你林姐姐爱吃啊,要不我让人从南边儿弄西瓜做甚么?”

    此言一出,姊妹们登时不说话了,觉得还没到口的西瓜,都没甚滋味了。

    凤姐儿也实在受不得,“哎哟哎哟”了几声,道:“蔷儿,好歹也是个一等侯,差不多行了!在外面在家里到处耀武扬威,霸道的紧,就把全部的好都留给林妹妹?咱们也都是沾亲带故的血脉至亲,我就不信,就比林妹妹差了多少去!”

    众人大笑,探春感叹道:“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蔷哥儿这做派,比起唐明皇宠爱杨贵妃也不差多少了。”

    迎春笑道:“这么说,林妹妹快成杨贵妃了?”

    惜春咯咯笑道:“那如何会像?”

    宝玉神色难名,语气复杂道:“林妹妹……太清瘦了些。宝姐姐才体丰怯热,才更类杨妃……”

    话音未落,就听到身后传来一声冷哼。

    宝玉听这声音唬了一跳,这才发现周围姊妹纷纷忍笑噤声,转过头去一看,就见竟是宝钗站在那,不掩怒气的看着他,道:“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

    这年月,真计较起来,杨贵妃可真不是一个好女子。

    可卿卧房里还摆放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可见世人眼里此女私德如何。

    再者,唐朝以丰为美,并非是以胖子为美,是以大胸妹为美。

    从此来论,也不该宝玉来说这话。

    另外就是,薛蟠虽是个混帐德性,可待宝钗这个妹妹并不算差。

    宝钗素来多思,只道宝玉连她哥哥也一并嘲讽起来,岂能不怒?

    她近来,原就感伤身世命运之苦……

    其他姊妹们见宝钗动了真怒,一时也为其气场所慑,不好劝说。

    凤姐儿却不知在想甚么,目光在宝钗胸前打望过,又似笑非笑的看向贾蔷。

    她算是过来人,知道当世那起子下流士大夫纷纷扬言,女子当以不堪一握的鸽乳为极美,丰乳者,多是粗鄙的乳娘也。

    大户人家的太太分娩后,就没有亲自哺乳的,都是交给乳娘。

    一来许是奶少,二来也为了保持鸽乳,不能养成大胸妹。

    不过就凤姐儿所知,如今贾蔷房里的两个丫头,都不算小呢,可见他喜欢甚么样的……

    这尹家人办事也有趣,让宝钗成了尹家姑娘的才人赞善,啧啧,这和陪房丫头有甚么分别?

    果不其然,贾蔷见都没人打圆场,心中纳罕之余,便上前拍了拍宝玉的肩膀,对宝钗道:“要不我按住他,你在他脸上描着印子再来一遍?整日里就知道胡说八道,再给他长长记性,省得以后再口出无状。”

    众人都笑了起来,宝玉给女孩子赔不是从来不打磕碰,作揖道:“好姐姐,都是我的不是,原不是那个意思。”

    宝钗也不好深究,摇了摇头,对贾蔷道:“老太太说了,若是有富余的,往尹家送去一些。若只有一个,那就直接送去尹家。人家帮了咱们许多,一个瓜虽不值当甚么,聊表心意罢了。”

    贾蔷点了点头,回头看了眼屋里麦草上堆放的七个西瓜,道:“留一个给林妹妹,她那边可能没有了……”

    原本总共二十个,林府那边送去了十二个,那边府上正经主子才三个,哪里能吃得完,留一个不过表示一下位份罢。

    又进去拿出两个来,一个交给凤姐儿,一个交给探春,道:“这两个送去荣庆堂,一个老太太、太太和姨太太用,一个你们分着尝尝。”

    又叫过远远站在后面的晴雯和香菱,一人让抱起一个,道:“一个让人送到后街给舅母家,一个你们和宝琴、楚儿还有十二官分了,一人用勺子尝一点。得亏小角儿、小吉祥去林府和雪雁耍子去了,不然还真不够分。”

    最后两个,他抱住了,道:“这两个给尹家罢。都看着了,一个都没了,往后别再过来打土豪了。”

    众姊妹笑了起来,凤姐儿却将手里的西瓜交给了宝玉,道:“你们且先去,我和蔷儿再商议一桩要紧的事。”

    姊妹们也不多想其他,只道:“那可要快点,不然可别怪我们不给你留!”

    取笑罢,一众人说笑着离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