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b520.cc,最快更新贞观俗人最新章节!
上元十三年(676年),冬。
皇帝李烨十六岁,天后下诏,天子亲政。
翌年正月初一,改年号为天宝元年,接见百官朝集,四方使者拜贺。下诏,大赦天下。
天子奏事南宫天后,进封秦俊为翼王,加太保,中书令、同平章事、赐食实封万户、世封东曹州都督。
裴行俭为侍中、来恒为左仆射、赫处俊为右仆射。
许圉师为黄门侍郎、李敬玄为中书侍郎、马载为吏部尚书。
崔修业拜御史大夫、长孙延拜转运使。
秦怀道加封梁国公,拜枢密使,高侃为枢密副使,李奉诫、吴师盛、李思文、席君买皆加同签署枢密院事。
刘仁轨拜翰林院大学士、学士承旨,狄仁杰为翰林院学士兼知制诰。
在来济、上官仪、贾润甫、刘祥道、苏定方、程处默、牛建武等一干宰执先后去世后,天子亲政后两府宰执班子都重新调整,但这套班子仍然基本上是出自秦琅门下的。
亲政后的皇帝还给予秦琅特别加封,各种赏赐丰厚。
并正式立太师秦琅的孙女,也是国舅秦俊之女秦皇后所生的皇长子李崇福为皇太子,改名李昊。
太皇太后是秦氏,皇太后是秦氏,皇后是秦氏,如今新订婚的皇太子妃还是秦氏。
东西两府,东府的中书令是秦俊,晋封赵王,西府的枢密府是秦理,晋封梁国公。
太子李昊是秦皇后所出。
天下各地,对于天子亲政,都没有什么太大反应,就连东都洛阳城里的官民,甚至都感觉这天宝元年,跟上元年间没有变化。
宰执换了几个新面孔,但还是那伙人。
甚至皇帝亲政后,军国大事依然还是要请示南宫的皇太后,朝中事务也都还是由两府宰相决策。
说是亲政,实际上年轻的皇帝似乎也不想改变这些,没有说亲政后就想着烧上三把火,改革一些新政什么的。
就连他的婚事,当初太后做主,挑选了庶兄秦俊的女儿给太子,太子也没反对过,皇帝十二岁加冠,十五岁大婚,而秦皇后比皇帝还大三岁,入宫时都十八了,已经属于大龄姑娘。入宫后第一个孩子便是皇子,也算是众望所归,虽不是皇长子,却毕竟是嫡长子。
甚至皇帝的身边的一群翰林学士,也基本上都是太后和宰执们挑选的,比如之前的狄仁杰、裴炎、魏元忠、张九龄、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已、来济业等年轻才俊,都是两府宰相几经筛选举荐给太后,同意后才安排到皇帝身边侍从的。
正月十二,皇帝在洛阳城郊举行籍田典礼,躬耕农事,以太牢祭祀神农,天子执犁,中书令秦俊和枢密使秦理叔侄牵牛扶犁,助天子三推三反。
南郊,无数王公贵族百官士人们,看着这一幕,都在心中感叹万分。
大唐开国五十余年,历五帝,当年开国多少功臣将士,但又有谁如秦家得势之盛呢?
这朝中东西两府的宰执之首,皆是秦氏。
宫中三秦后,另外还有高宗兄弟、儿子八位亲王、郡王联姻秦氏,娶秦氏为王妃、郡王妃,秦家几代也先后尚了七位公主。
现如今还有齐王秦琅、翼王秦俊、梁国公秦理、武安郡王秦忠孝、怀化郡王秦嗣业、归德郡王李嗣源五王,还有四国公七郡公十三县公,九侯十三伯,子男无数。
外世封内世封遍及边疆海外。
大唐十大节度使,如今安国公秦珪秦善道为河中道节度使、凉国公秦玮秦彦道为滇越道节度使,怀化郡王秦嗣业为朝鲜节度使。
十道节度使占了三道。
在天后垂帘听政的那十三年,大唐有惊无险的渡过了世祖皇帝后期胡乱来导致的朝局不稳,甚至是因为废西突厥带来的西域大动荡,也迅速的平定。
在开元朝后期被皇帝针对打压的秦家,也借机卷土重来,甚至凭着拥立之功掌控朝政,之后天后垂帘,来济裴行俭程处默等执掌文武大政,更改军制,引领着大唐继续对外扩张,加强对外贸易等等,以及推动税制的进一步改革,停止税赋折银法,火耗归公、折钱代役等等,都使的大唐不仅渡过了危机,还更上一层楼。
上元十三年,比开元朝十几年还更加兴盛。
百工兴奋,民富国安。
大唐十镇边军,所向无敌,开疆拓土无数。
西南方向,丽水、三江联合了安南,再借调吕宋和南洋之兵,先灭了南奔女王国,又灭了扶南湾平原的堕和罗国,还灭了参半、朱江、白头等几个小国,新建了湄南道。
滇越道在李奉诫秦彦道的率领下,也不断向恒河以西扩张。
在西域,秦俊秦珪秦理叔侄几人,更是统领西域三镇,用十年时间彻底灭掉了河中粟特诸国,并出兵南下,将吐火罗数次击败,迫使他们重新成为大唐的羁糜国,同时还把势力越过开伯尔山口,延伸到信度河平原,新建了一条从河中联通到信度河海口的驿路。
吐火罗南面的锡斯坦的游牧部落,也接受了大唐的册封,成为羁縻领地。
在上元十年,秦俊领十万西域唐军和吐火罗、可萨、锡斯坦三个羁糜地的协从军,越过与大食人划定的边界线,向大食人发起进攻。
这一次进攻的导火线便是唐军在西域持续十年的扩张,把西突厥杀的纷纷西迁或北迁,天山南北和河中地区再看不到西突厥部落。
之后又对一直控制着西域丝路贸易的粟特城邦给予毁灭性的打击,摧毁了所有的粟特城邦国家,那些一直活跃在东西丝路上的粟特人沦为了奴隶。
吐火罗王公们也都被迫臣服。
大食也曾抗议,甚至出兵干涉,但唐军威势太猛,最终大食人也不敢正面对战。
在唐军收拾吐火罗人,并打通南下入海的通道时,大食也想趁机把一直都不肯归附的里海低地的那些王公们给征服了,虽然此次几次出兵,但有厄尔布尔土山脉为屏障,大食只能通过几个特定的山口入侵,也就遭受他们顽强的抵抗。
而里海南岸又向来是最出重步兵的地方,里海南岸的重步兵在萨珊王朝就非常有名,在与罗马的战争中,都经常打的罗马人崩溃,面对大食的入侵,他们非常彪悍顽强。
当他们再次入侵戈尔甘省时,秦俊果断的集结大军南下增援。
而里海南岸的这些王公们也都纷纷向大唐归附并送上贡礼,秦俊于是上奏朝廷,请求正式将里海南岸这些小势力,设为大唐的里海道,册封诸王公们为都督、刺史等,羁縻统治。
唐军的迅速南下增援,打了大食呼罗珊总督一个措手不及,双方在巴里斯坦以西的鲁扬展开了决战,呼罗珊总督全军覆没,连总督也没能逃过,战死沙场。
随后大食皇帝迅速的动员了新的军队,从亚美尼亚、两河地区、波斯高原、呼罗珊等地区增援,试图挽回败局,在戈尔甘再次遭遇失败。
之后大食皇帝被迫把败军撤退,并派出使者向唐军求和。
秦俊在里海南岸建立了戈尔甘守捉城和塔巴里斯坦守捉城,以及吉兰军城,又建有安扎利和托尔卡曼两个里海南岸港口码头,使的唐军可以可以通过里海内运输和调兵。
里海南岸狭长,却又平缓肥沃,唐军进入此地,使的大食非常难受,他们不得不求和。
在由秦俊主持的会盟和谈中,最终签订了和平协议。
大食用一万一千斤黄金给大唐,换取恢复东西贸易的条件,同时大食承认可萨都督府、里海都督府、吐火罗都督府、锡斯坦都督府、信度都督府为大唐的羁縻领地,是大唐不可分割的领土部份。
同时,大食将厄尔-布尔士山脉以东,卡维尔盐漠东北,卡兹库姆荒漠以南、卢特荒漠正北的这片广阔的呼罗珊地方,波斯人称为太阳升起之地,全都永久割让给大唐。
这是波斯人曾经抵抗突厥入侵的第一道防线,犹如隋唐时期防御突厥南下的河套地区一般重要。
现在在秦俊的强势要求下,大食人只得将这块地方都割让给大唐。
双方重新以卢特荒漠、卡维尔盐漠、厄尔布尔土山脉为新的边界线,甚至因为南面的锡斯坦之地也成了大唐的羁縻领地,所以从河中直到大海,都为唐有。
呼罗珊地区的四个中心,北方木鹿,也一直是呼罗珊的首府中心,东面与吐火罗接壤的赫拉特,吐火罗大汗都督府的巴尔赫,这个曾经大夏国巴克特里亚的都城,尼沙布尔,位于木鹿西南,除了一个巴尔赫,其它三个已经都由大唐控制。
按签订的盟约,大食除了签约时要送上一万一千斤黄金给大唐为贡金外,以后每年还要岁贡两千斤黄金,同时为了维护两家的盟约。大食须向大唐和亲公主。
岁币两千斤黄金,这其实是当年匈奴王阿提拉兵临拜占庭王城君士坦丁堡城下索要的贡金数量,原本东罗马跟匈奴人签订和约达成的岁币只是一年几百磅,但因为罗马人的爽约,惹恼了阿提拉,于是把岁币翻了三倍。
历史上拜占庭不止向匈奴人缴过岁币,还向许多对手缴过,什么阿尔瓦人、保加利亚人、波斯萨珊人等等,打赢了就强迫对方交,打不赢就向对方交,一点不丢人。
波斯人以前这套也玩的溜,跟拜占庭不知道签过多少和约,打打停停,签签撕撕。
大食如今灭了波斯萨珊,拳打脚踢拜占庭,对于这套当然也是熟悉的,所以当秦琅提出要议和可以,但得缴纳赔款以及岁币,还要割让土地时,大食人犹豫了许久最后还是答应了。
打不过啊。
不答应,秦俊已经表示要带兵去河中地区武装流行,去瞧瞧波斯旧都泰西封,甚至还扬言说想去被罗马皇帝称赞为锦绣山河的叙利亚瞧瞧,顺便去大食人的圣地麦地那看看。
这赤果果的威胁,大食人也只能无奈的签约。
谁叫他们是战败者,好在呼罗珊地区本也不是波斯人的,所以倒也不算心疼,甚至大食哈里发还愤怒的对手下将军们喊道,让他们回头去进攻拜占庭,要让拜占庭把这笔钱给出了。
秦俊也正是凭借着平定西域,威服大食的这份巨大的功劳还朝,并因此晋封为翼王,并成了政事堂的中书令首相。
甚至秦理本来进行也特旨晋封其为济南郡王,但最后秦理坚辞不受,朝廷才改授其为梁国公。朝廷要给他封王,也是因为这十年西域征战,他是北庭节度使的身份,一直做为秦俊的副手,一起建立了这不世功业。
大唐欺负大食,大食就去欺负拜占庭。
但不管怎么说,正是在秦俊的统领下,唐军不仅彻底的平定了西域,将天山南北稳定,还把河中地区也彻底纳入了直辖,又把吐火罗、信度、可萨、里海、锡斯坦诸地的胡蛮都给纳入了大唐的天朝体系,成为羁縻领地,为大唐西面,又增添了一道巨大的安全缓冲线。
甚至通过这次盟约,也与大食恢复邦交,重新恢复贸易关系,如今的大食毕竟是取代波斯,甚至还在罗马之上的西方第一强国,恢复友好和贸易,对于大唐十分重要。
毕竟他们卡在东西方的水陆丝路之上,若是他们铁了心要跟大唐对抗,也会让大唐的贸易损失不小,现在这样一战打服了大食人,以后还能年年收岁币,还是很不错的。
秦俊凭此功晋升翼王,入主政事堂为中书令,谁也说不了闲话。
大唐如今的内外局势无比的好。
要说唯一有些不安定的因素,其实反而是刚刚已经亲政的皇帝,十六岁的皇帝,刚大婚不过一年多,皇太子也有了,要说这正是大唐蒸蒸日上的时候,但在新一届的两府宰执班子们心里,其实却是有点点不太放心的。
现在皇帝刚亲政,表现出来对天后一如继往的尊敬,对宰执们也非常尊重,朝廷的运转还如之前十来年一样。
但是人既然长大了,就不可能会不在意权力,何况这还是皇权?
“殿下,吕宋来信。”
特旨承袭了秦俊武安郡王爵位的庶长子秦孝忠把一封信递上去,“阿公的亲笔信。”
秦俊点头,打开,细细看过。
沉默良久。
如今在朝中任中书舍人的秦孝忠忍不住问,“阿公当是恭喜阿爷吧?”
“你自己看吧,你阿公说我不应当接受翼王之封,还说你也不该受这武安郡王之爵,又说我更不该接受这中书令之职,让我赶紧辞相回吕宋去,叫你也辞了这中书舍人,还有你叔祖的枢密使。”
“这是为何?”
秦俊却是长叹一声,“我是贪心了,当年我曾经答应过你祖父,最多在朝中呆个三五年便要离开的,一晃都十三年了,我却做了中书令还接受了梁王的加封,甚至还有点洋洋自得,确实是忘形了。”
“大郎啊,你替我写辞章吧,顺便把你自己的也给写了。”
“是跟圣人亲政有关吗?”
“你阿公这封信倒是提醒了我啊,圣人已经十六岁了,已经亲政了,我们秦家扶保了圣人十三年,这是份恩德,但如果现在还不肯放手,仍把持着朝政大权,只怕就要被圣人视为祸患了。”
“该退时就得退,否则留来留去就成仇了,这人啊,都是一般。”
秦孝忠有些犹豫,“应当不会吧。”
“这有什么不会的,别说天子和皇权,就比如说你年纪大了,若是该你当家,结果家中奴婢却总要把持着家中事务大权,你是何想法?”
秦孝忠想想倒也是这个理。
“真退?”
“功成身退吧,你阿公是最睿智清醒的,听他的没错!”